2025年8月21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铁道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枢纽海安、少年逐梦”铁路主题研学活动在江苏省海安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共吸引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海师附小40余名师生及家长参与,通过实地参观、沉浸体验与专题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现铁路行业科技魅力与发展成就,为青少年带来一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铁路科普与实践盛宴。
作为海安地区首次多工种开放类铁路研学活动,本次项目涵盖工务、车务、机辆、救援等铁路核心系统环节。师生与家长首先来到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新长工务段、新长车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深入探秘铁路“超级大脑”,切身感受科技创新为铁路运营管理带来的深刻变革。 在海安站候车大厅,参与者零距离体验安检与进站全流程,并搭乘新长工务段“安运号”轨道作业车,沉浸式感受铁路工作环境的独特魅力。随后,大家走进南京东机辆段海安救援列车基地,参观铁路救援列车系列设备,了解不同时期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技术演进。现场,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曹琳梓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我眼中的铁路”水彩画,由衷感叹:“中国铁路发展太快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钢轨探伤实践环节,学生们亲手操作超声波探伤仪,学习铁路设备维护中的科技应用,从实践中领悟铁路安全背后的严谨性与创新精神。 下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行智联团队为中小学生精心开设“铁路科技知识小课堂”。团队以生动趣味的讲解,系统介绍铁路基础设施、信号系统、轨道结构等专业知识,并通过互动问答激发孩子们探索热情。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踊跃发言,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种下热爱铁路、交通强国的梦想种子。 本次活动还得到上铁文旅传媒集团公司、华铁旅服公司等非运输企业的大力支持。企业代表通过宣传片播放、新品推介等方式,向师生及家长展示暑运特色餐食、文创产品及“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项目,生动呈现铁路“交通+文化+经济”多元融合的新形态。 此次研学不仅是一堂铁路科普课,更是一堂传承铁路精神、增强科技自信的实践公开课。铁道工程专业委员会始终致力于推动铁道科技普及与人才培养,积极构建“路地协同、学研融合”交流平台。未来,专委会将继续深化“铁路+”研学模式,结合智能铁路、绿色轨道等前沿领域,开展更多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关注国家重大工程,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枢纽海安、少年逐梦”研学活动以多元的内容设计和深远的教育意义,赢得参与者一致好评。活动有效拓展了青少年对铁路的认知视野,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科技自信,进一步彰显了学会铁道专业委员会在推动行业科普与服务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