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5年10月28日 09:43:2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新闻
学会新闻
学会铁道工程专委会成功举办“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第三期技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5-10-27 17:00:00      

2025年10月21日,由学会铁道工程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高铁及站城融合研究院、同济大学交通学院联合主办“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第三期技术沙龙在同济大学交通学院(通达馆)正式开讲。国铁集团原总工、同济大学高铁及站城融合研究院院长郑健,以及来自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北京代表处、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睿而维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出席活动。

图片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与城市高效运转的“毛细血管”。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基础设施的安全、高效与智慧运维,是确保整个系统血脉畅通、行稳致远的基石。而精准、可靠的检测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与核心技术支撑。本次沙龙聚焦于检测技术这一关键环节,正切中了行业发展的核心需求。

技术沙龙由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铁道工程专委会副主任肖军华教授主持,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应伯宣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image.png

国铁集团原总工、同济大学高铁及站城融合研究院院长郑健作《中国铁路创新发展实践》特邀报告,客观总结了中国铁路建设发展成就,全面评价了中国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系统谋划了中国铁路未来规划展望。

image.png


德国弗劳恩霍夫无损检测所市场部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Conrad,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常务副主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蔡昌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所副总工刘金朝以及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朱挺先后作《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ields for Railway Inspection》、《城轨交通行车关键设备设施主动运维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高铁轨道短波病害及伤损动态检测和智能识别方法》、《高速铁路工务基础设施设备检测监测技术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分别从国际检测技术前瞻、城轨主动运维系统、高铁轨道病害智能识别及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技术等维度,分享了轨道交通智慧感知与运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

image.png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报告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贴合工程实际,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借鉴。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技术沙龙作为铁道工程专业委员会精心打造的品牌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三期。它不仅为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与技术骨干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更逐步发展成为连接产学研用、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通过持续聚焦行业前沿与共性挑战,沙龙有效促进了知识的共享、经验的互通与合作的深化,对凝聚行业共识、启迪创新思维、推动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