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交汇 科技引领
人工智能与城市基础设施运维的
融合发展与创新技术论坛
9月20日下午,由上海市公路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智慧道路产业创新联盟、隧道股份城市运营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与城市基础设施运维的融合发展与创新”技术论坛胜利召开。活动邀请来企业、行业、学术界等不同领域的代表和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智慧化技术、城市治理、数字赋能等话题进行分享与交流,共同探讨城市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路径。
以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为例,其运维管理正经历着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跃升。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解决基础设施运维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全新方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长期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未来需要与各行各业共同关注技术本身的突破,技术落地背后的标准建设、数据安全、人才培养以及与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将创新技术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赋能行业、服务城市、造福人民的最终目标。
上海市公路学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积极作为,持续推动跨界、跨学科的科技合作交流和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以城市运营为代表的上海企业,在人工智能融合、数字化转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智慧运维体系建设中,贡献出具有示范意义的 “上海方案”和“上海智慧”。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探讨出“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下的城市基础设施运维前景与方向,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不断谱写公路交通行业好上加好、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更为城市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城市运营因城而起、也因城而兴,基于这份机遇与使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助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维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用科技重塑城市治理效率与温度。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技术伙伴凝聚共识、携手并进,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场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运维领域的深度应用与创新发展,为建设更安全、更高效、更宜居、更智慧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
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孙立军围绕“AI赋能路面运维”这一核心要点做《路面运维要素的AI赋能与进展》主题演讲,为精准把握人工智能与道路设施运维的融合提供了重要指引与实践路径。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晔做《人工智能赋能交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与实践》主题演讲,分享了人工智能在交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技术、探索成果等,为交通基础设施与AI融合及数字交通发展与落地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支部书记、副所长呙润华做《道路设施“感-算-诊-管-养”一体化低碳提质体系》主题演讲,介绍了道路设施智能感知与解析理论、高保真数字孪生建模与性能推演、快速无损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前沿概念和应用实践。
城市运营技术中心主任彭崇梅做《AI赋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运维》主题演讲,以人工智能背景下超大城市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为切入点,介绍来设施运维发展新形势、智慧运维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提质增效的创新实践与展望。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祎做《AI大模型赋能上海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主题演讲,探索融合应用,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从“态势可视化”阶段向“决策仿真化”和“执行自动化”阶段的稳步迈进。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松做《量子城市—构建超大城市治理数字新模式实践与探索》主题演讲,介绍了“量子城市”市政立体空间营造与利用、“脉动”市政条空间米料标准及三维审批与BIM标准研发等方面核心要素。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副总裁冯卫国做《北斗+AI赋能城市数智化转型典型应用分享》主题演讲,分享了千寻在城市数智化转型中的数实融合典型案例,点明了AI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
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助理总裁胡茂密做《拥抱人工智能的大航海时代—底层逻辑和实践探索》主题演讲,分别围绕基模选择、垂类模型研制、智能体与大小模型角色定位、语料配置与算力配置这五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解读。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