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跨区域工程技术交流,深化公铁两用桥梁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合作,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主办,铁道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合肥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共同承办的马鞍山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会”于4月15日圆满举行。来自行业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及相关技术领域的40余名专家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观摩、专题报告与交流研讨,共话公铁两用桥梁建设的新技术、新成果与新发展。 实地观摩:领略超级工程智慧 活动首站,全体参会人员深入马鞍山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建设现场,实地考察大桥施工进展与技术创新应用。项目负责人对大桥的整体规划、工程进度及关键施工工艺进行了详尽讲解。作为长江流域又一标志性公铁两用通道,马鞍山大桥集高速铁路、城市道路与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于一体,其大跨度结构设计、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水基础施工及智能化建造技术引发与会者的高度关注。观摩结束后,全体人员在工程现场合影留念。 专题报告:回溯历史,展望未来 现场观摩后,与会代表移步至中铁大桥项目部,继续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活动伊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叶国强、合肥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兼铁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国亮分别致辞,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向组织此次交流会的单位表达诚挚感谢。 叶国强 宋国亮 会上,通过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宣传片与三维动画演示,系统呈现了这项超级工程的战略价值与技术突破: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是巢马城际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以双主跨2×1120米三塔斜拉桥刷新世界纪录,其3248米超长联钢桁梁设计、345.6米钻石型桥塔与3.5米直径钻孔桩基础,构建起“上层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四线高铁”的公铁双层复合交通体系,实现合肥至长三角核心区1小时高速直达。项目全长9.8公里,创新采用主副汊协同跨越方案——主汊航道桥以全球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横跨长江黄金水道,副汊桥则以392米双塔三索面斜拉桥实现高效通航。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工程团队攻克了超大双主跨结构稳定性、无砟轨道跨江平顺性等世界级难题,被国际桥梁协会誉为“现代桥梁技术里程碑式工程”。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刘华以《中国公铁两用桥技术发展与创新》为题,从公铁桥总体发展概况、上世纪建成的公铁桥、21世纪建成的公铁桥和公铁桥技术创新发展四大维度展开系统阐述。报告不仅回顾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里程碑工程的历史贡献,还聚焦近年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常泰长江大桥等超级工程的技术突破,并深入解析了新材料应用、智能监测、绿色施工等前沿发展方向,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刘 华 思维碰撞:共谋行业发展新篇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的建设技术、施工工艺、技术创新及运营现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场观点交锋、智慧交融,学术氛围浓厚。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交流活动为行业搭建了高水平的对话平台,对推动公铁两用桥梁领域的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公众号
电子期刊
土木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