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4年01月24日 16:35:35
土木工程简讯
土 木 工 程 简 讯137期2016年2月28日
发布时间:2016-03-15 10:14:24      

 

土 木 工 程 简 讯

2016年2月28日137期

学会召开十一届五次理事会总结、布局工作

学会于2016年2月19日下午2点,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3号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十一届五次理事会。55名理事出席。会议由应名洪理事长主持。

秘书长傅德明对学会2015年工作作了总结并提出2016年学会工作的要点。会议讨论通过了学会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要点。会议指出:2015年学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与上海市科协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方向,认真以五星级学会的各项指标为蓝本,实施好学会的内部建设达标,全面提高学会的管理水平,全力建设现代科技社团,努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会员,凝聚人心,继续履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理念,践行市科协“三个服务和一个加强”的工作职责。做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及加强自身建设。

2015年共开展各项活动计147项,参与人数达9618人次,其中科普9项、全年501人次,学术活动51项,参与人数6011人,其中国际交流7次,参与人数1090人,国内交流44次,参与人数4981人次。科技评价69项,参与专家与相关人员为801人,咨询项目6项,参与人数为50人,培训9项,人数为905人,其余包括学会组织召开的各类组织活动、党建活动、科技评奖、组织会员参与上海市科协的法律开庭及其他相关活动。全年活动中参与的院士有25人次,其中学术活动22位院士,参与的海外院士有5位,参与科技评价3位院士。发布论文899篇。完成上海市建筑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的学科发展报告。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学会撰写了参与上海市科协十三届学术年会项目“海绵城市钢渣产品利用科技沙龙”的建言献策。

理事会对学会2015年工作作了首肯。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以一、副理事长、住建委正局级巡视员王以中、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长江学者、同济大学朱合华教授等纷纷在会上建言,对学会的学术活动与科普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学会理事顾迪敏代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建设工程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筹备组介绍了关于成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建设工程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的报告、倡议书以及组织架构。王以中副理事长代表学会宣读了关于成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建设工程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动议;宣读了新增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顾伟华总裁为学会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的动议;宣读了新增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总工张辰为学会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的动议;宣读了关于成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监事会的动议以及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监事会的职责。宣读了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缪俊发为学会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并担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建设工程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动议。

会议对上述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选举,55名出席会议的理事全票通过上述动议,形成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十一届理事会决议,上述决议,提请学会2016年召开的十一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新一届的监事会由上海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道桥所总工岳贵平、同济大学教授周德源、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办公室主任徐亦敏三人组成。会议指出:健全的组织机构、规范的议事规则、民主的决策程序,是完善学会内部治理的重要前提。为此,为加强对学会的管理,根据社团局新版章程规定,成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监事会”是必要的。

会议听取了傅德明秘书长的2016年的述职报告,55名理事对傅德明秘书长的工作进行了评价。总体评分为优秀。理事会理事还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对学会2015年的工作进行了评价,总体评价为好。

本次理事会还通过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改选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名单。

应名洪理事长最后指出:学会工作在2015年取得了好的成绩,2016年要再接再厉,要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发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在上海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应名洪针对学会工作,提出了8项工作要点,其中包括1、启动学会十二届换届选举工作,做好调研,列出计划,在学会与专业委员会之间有序开展工作。2、加强科技创新,每个专业委员会都要列出主题,与政府的需求对接起来,提升我们的实力。3、前年完成了五星申报,今年要在复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素质,加强管理水平,继续创造条件,提升自己。4、主动做好政府职能转移的承接,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也要共同努力,争取一些项目的承接。5、科普工作是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升市民的科普意识,也是学会专家学者的社会责任,要组织相应理事单位参加科普工作,承担社会责任。6、加强学会咨询工作力度,争取一些项目,为学会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撑。7、强化专委会的自身建设,专委会的工作是学会工作的基石,对于4000多人的土木工程学会来说,尤其重要,专委会要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学会要加强对专委会工作的考核。8、2015年的土木工程科技奖的评选工作获得成功,2016年要进一步做好评奖工作,不断提升奖项质量,通过评奖,提升我们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更好的为上海的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创造条件,主动争取政府职能转移的承接。

应名洪理事长指出,学会工作每年要有一个主题,从而,不断提升学会的综合实力。2016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发挥好学会在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升级中的独特优势,用科学的方法和科技的手段使城市发展更符合自身的规律,发挥好学会独具的科技作用。

                                                          (亦敏)

学会召开党的工作小组会议,确定年内工作目标

学会党的工作领导小组于2016219日下午120分,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会议室,由应名洪组长主持召开,对学会十一届五次理事会工作,进行前置指导。

应名洪理事长、傅德明秘书长、常务理事贺鸿珠博导参会。党工组联络员徐亦敏作了记录。

会议学习了沪科协社党(20161号文上海市科协社团党委2016年工作要点、科协李鸿鸣副主席在党工组会议上的讲话、市科协学术部潘祺部长关于加强学会治理迎接发展机遇的讲话、市科协综财处强新美处长关于落实专项资金管理要求的讲话、市科协工作联席会议的报告精神。结合上述讲话精神,大家对年内学会如何开展工作作了建言,对十一届五次理事会的相关议题作了分析与解读。

党工组组长应名洪指出:要认真落实市科协领导的报告、讲话精神,提高学会自身素质,加强学会管理,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在学会理事会工作开展与监事会的组成上加大工作力度,落实要规范。同时要开展好科普、学术活动。学会明年改选在即,要做好改选的前期工作。全面考虑改选的安排,尽早制定相应计划。对马上召开的理事会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审议,其中包括1、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报告。2、学会理事会增补理事工作、学会成立监事会的工作、学会成立建设工程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作、学会组建改选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等相关事宜。

党工组成员积极发言,提出要开展好决策咨询工作,做好建言献策,加强科创中心建设,加强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职能的能力建设,做好土木工程科技奖的评选与科技人才的举荐,使学会工作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亦敏)

应名洪理事长主持召开十一届五次秘书长办公会议布局工作

2016年元月28日上午,在学会办公室召开了十一届五次秘书长办公会,会议由应名洪理事长主持,副秘书长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学院院长顾祥林理事、上海市政总院副总周质炎理事、与学会办公室的同志等近十人参会。

新年伊始,学会的全年工作布局是本次秘书长办公会议的主题。

傅德明秘书长简要汇报了学会2015年的工作。而后,大家围绕2016年的学会工作计划;评奖工作的相关颁奖事宜;以及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五次理事会的重要议题开展了讨论。与会者对学会的组织建设、如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开展好学术活动以及加强对专业委员会的考核、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建言。

应名洪理事长提出了学会2016年工作的六点建议,其中包括:要成立一个改选工作的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为2017年的学会十二届理事会的改选做好准备。学会秘书长处要制定好改选工作的计划,改选工作的有序进行也是一个学会综合素质的体现。对各团体会员单位的会员人数要做好充分调研,以便在代表选派名额、理事推选等作好准备工作。今年学会又将面临五星级学会的评选,学会要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管理工作要进一步跟上发展需要,对专业委员会要加强考核,在表彰先进专委会的同时,对后进的专委会要做好考核,既要有表彰,也需要有原则。政府职能的转移,这是学会工作的新课题,我们要不断探索这一课题,在实际工作中做好灵活应用,在科技评价、评奖工作上不断开拓。学会工作,还是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五个发展方面,做好我们的角色定位,搭建好平台,为科技工作者做好服务,为团体会员单位的发展提供支撑。

本次秘书长办公会议,还传达了上海市科协工作联动会议的相关精神。

                                                                    (亦敏)

学会召开老同志新春茶话会

2月3日下午,学会在新闸路学会本部召开2016老同志新春茶话会。出席会议的有学会十届理事会秘书长李良杰、副秘书长孙羹尧、办公室主任陆友忠等十余人。

傅德明秘书长感谢老同志们对学会工作作出的贡献,同时祝愿他们健康,快乐,老同志们业纷纷谈了体会,交流了近况。老同志们对学会取得的成绩极为赞赏。大家指出:中共中央的发文以及中央李源潮等领导一再指出,学会要断奶,这是对学会工作的考验,我们这项工作做好了,学会的春天也来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是比较早断奶的学会之一,如何做好政府职能的承接,发展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社会团体如何发挥作用,政府的权利清单如何理清,政府有决心,我们有作为,相信学会的工作一定能做的更好。

老同志们对学会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祈愿学会工作在转型驱动,创新发展上,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方面有更大的突破与建树。                                                                              (亦敏)

 

学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5年年会顺利召开

经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十一届四次理事会议表决,经学会十一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12月17日下午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3号楼第一会议室正式召开成立大会,本次大会同期举办该专委会2015学术年会。来自城市轨道交通专委会的委员、会员近50位专业技术人员与学者出席。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轨道交通网络从无到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逐年成型与完善,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格局的转换及新城镇的迅速发展,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网络规模逐年扩大,运营里程居世界前列。面对如此的重任,成立上海市土木工程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刻不容缓。

上海市土木工程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学会副理事长毕湘利总工,常务副主任委员为上海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斌,副主任委员分别由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刘会明总工、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陈鸿副总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柴晓冬教授、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徐正良副总工担纲。委员由申通地铁所属运营、维保、以及地铁相关专业的企事业与大学院校30余个单位的会员组成。

学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张建斌主持了会议,傅德明秘书长宣读了学会理事会决议,学会副理事长、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毕湘利宣读了委员名单,学会铁道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建红副院长代表相关专业委员会致贺辞。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应名洪理事长就专委会的成立作了致辞。他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涵盖桥梁、铁道、地下、岩土、机电、车辆、通讯信号等多种技术,网络化、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建设、运营中也得到了应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未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工作仍然任务繁重,相信新成立的专业委员会一定能在这方面有作为、有贡献、有担当。

年会上,五位会员单位的专家分别就“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发展回顾与展望”、“双CBTC系统-高可用列车控制系统”、 “上海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实践与思考”、 “地铁设计施工精细化管理创新探索”、 “有轨电车在我国的应用与实践”等作了演讲。

根据规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规模2020年将达到800公里、2025年将达到1000公里,2040年的远景规划也还在编制,未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工作仍然任务繁重、大规模网络的安全运营压力将更加凸显。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真正将城市轨道交通所涵盖的十余类技术专业融合在一起,为参与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研究咨询、工程实施、运营维护及设备制造的相关单位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集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杨耀  亦敏)

学会座谈、交流、参观,开展会员日活动

学会以进一步发挥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广泛地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以服务会员为宗旨,根据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15年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的通知》(科协办发组字[2015]39号)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2015年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

2015年12月21日学会组织近20名会员开展会员日活动。其中有来之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院、中冶宝钢技术有限公司、建科咨询有限公司、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市政总院、上海建工集团、上海申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会员。

傅德明秘书长代表学会通报了2015年工作概况并指出:新的一年要继续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与上海市科协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美丽中国,为制定“十三五”规划作准备。认真以五星级学会的各项指标为蓝本,实施好学会的内部建设达标,全面提高学会的管理水平,全力建设现代科技社团,努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会会员认真的开展了交流互动,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的情况与工作重点。而后,会员们又来到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广场,缅怀着对抗日将士的崇敬,在庄严的布满弹孔的广场建筑面前留了影。大家无不对中国将领的抗战斗志,以中华儿女的躯体保护着这片土地的豪情满怀崇敬。广场的墙壁上,布满八个大孔,分别代表八年抗战,400余个小孔,代表400余名将士的英灵。观看之余,又从专业角度对这一既有建筑的保护,充满了钦佩,既有建筑的保护,是一张城市名片,作为土木工程行业专家与学者,更有责任要使我们的既有建筑更多的体现修旧如旧。大家感到,由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上海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四行仓库修旧如旧的项目,就很好的体现了对城市文化沉淀与文明的尊重,从而使四行仓库更全面体现一个时代的记忆,让我们永远牢记中国抗日将领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更珍爱现在的和平。

会员日活动只是一朵花絮,每一天的学会工作才是重点。我们会把每一天都看作会员日。带领会员,凝聚人心,继续履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理念,践行市科协“三个服务和一个加强”的工作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做好产学研各要素的整合,在团体会员单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助推科技创新的发展。

                                                                                     (亦敏)

学会召开《上海市建筑工程技术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报告专家评审会

2月1日下午,学会在上海建工集团召开《上海市建筑工程技术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报告专家评审会。

参会的专家有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副院长赵金城教授、上海二十冶总工曹杨教高、上海现代院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承铭教高、上海同济大学顾祥林院长等相关专家,市科协学术部副处级调研员苏祺老师、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建工集团王美华副总工,以及学会与项目组的相关人员十余人。会议由傅德明秘书长主持。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加大的总体发展趋势下,我国建筑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产值和规模屡创新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建造能力稳步提升。国内各类型的大型高难度工程项目一般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近年来还成功建造了一大批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建设项目,如奥运工程、世博工程、亚运工程、超高层工程、超高构筑物工程、高速磁浮工程、高速铁路工程、海底隧道工程等,中国建筑业的整体建造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三五”时期,对国内建筑业来说将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的时期,如何准确把握建筑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建筑工程建造技术的发展战略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行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为此,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组织专家撰写了《上海市建筑工程技术发展战略》学科发展报告。

三位撰稿人以PPT的形式介绍了上海市建筑工程技术发展战略报告的三大块内容。其中包括:上海市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战略报告;上海市建筑工程工业化建造技术发展战略报告;上海市建筑工程信息化技术发展战略报告。三位博士以详尽的资料,到位的表述、前瞻的信息对三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方向作了阐述。提出了大量建造专业具有技术含量的发展思路。

专家们纷纷在会上发表见解,提出要进一步总结国内外的经验,在建造建筑专业领域内,要适应上海大城市建设的需要,为全国的建造专业的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与技术。通过建筑工业化、可以更好的在绿色建筑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使我们的建筑业更具有生态文明的特质,使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真正落到实处,在建筑信息化中,要不断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信息化发展的力度与进程,使传统的建筑业更多的焕发出新技术的魅力。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业建造工程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应用研究;注重建筑业建造工程的试验平台建设;注重建筑业建造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加强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研究团队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最终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在努力把握上海市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探讨上海建筑业战略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与建筑业的发展。

                                                                                         (亦敏)

   2015国际智慧地铁大会在上海举办

2015年12月18日-19日,由学会主办的“2015国际智慧地铁大会”在上海海神诺富特大酒店召开。来自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南京等11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运营、设计、研究、制造单位的15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共同研讨智能化、网络化时代物联网、大数据、BIM、云计算等技术在地铁建设、运营、维护中创新开发和应用。学会秘书长傅德明致辞并主持了大会,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陆键院长、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赵鹏林、上海申通地铁集团顾问总工王振信、上海市创造学会秘书长曾小清等出席了大会。

    《城市快轨交通》杂志社社长韩宝明社长代表施仲衡院士作了题为“打造智慧地铁,引领城市未来”的主题报告,提出了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手段实现地铁规划、建设、运营的智能化管理的理念。介绍了北京地铁客流分析与决策平台、列车自动化控制和无人驾驶技术、地铁节能降耗等智慧地铁的做法和效果。学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公司总工朱翔结合上海轨交10号线介绍了地铁无人驾驶先进技术。学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发展有限公司总工扬国伟作了“基于BIM的轨道交通精细化管理”报告,介绍了先进的BIM技术在地铁设计、施工、维保中的应用。学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韩斌教授作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技术的报告。广州地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军和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公司技术总监王晓保分别介绍了地铁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大会共有18位专家学者就智慧地铁主题作了演讲。

     先进的BIM技术已经在上海地铁工程设计、施工、监护、管理等方面得到应用,上海隧道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基础集团公司、上海同筑信息技术公司分别作了介绍。

大会还就智慧地铁的建设和运营进行了圆桌讨论。深圳市轨道交通协会赵鹏林会长,上海申通地铁集团10号线、13号线公司总工马忠政、扬国伟、天津地铁集团技术中心主管卢松巍、广州地铁集团技术中心研究员扬玲芝、江西飞尚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刘国勇等6位专家发表了真知灼见,并进行了交流互动。

                                                                                         (明)

学会土木工程科技进步奖开评

上海市土木工程科技进步奖于2015年12月8日,在学会会议室正式开评。本次开评为地下工程专业组与交通工程专业组。来自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14名老资格的专家学者参加评审。

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了开评。

开评前,按照评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确定的原则,首先向每位专家分发了评奖须知,其主要内容为:1、评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颁布的《上海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准则》细则第十条规定,公正公开。以公正公开的方式进行项目评审、不得利用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正确对待科研活动中存在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关系。2、严格按照打分规定进行工作。遵守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准则第十七条规定,在各类项目评审、奖项评定时,出于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冲突而作出违背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都是不被允许的。3、评审后,对评审的结果在一定时间内,需注意保密,不得擅自对参评人事先通告,一切以组织活动为准。

评奖过程中,完全按照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的程序,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一位主审专家对项目进行介绍,而后专家们进行讨论,每位专家严格按照打分标准,对每个项目进行打分,每位专家写出项目的评审意见,最后,将每个项目每位专家的打分分值交工作小组学会办公室,由学会办公室工作小组同志进行审核、汇总。

学会将在下周,对建筑工程专业组与综合专业组的项目进行开评。学会评奖工作委员会会在初审全部完成后,进行复审。

会议指出,评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旨在通过这一途径,更好的助推团体会员单位的发展,助推上海土木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使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真正落到实处。

                                                                                       (亦敏)

 

学会土木工程科技进步奖评奖专家委员会复审审定奖项

2016年1月5日,上海市土木工程科技进步奖及英才奖的评选,在学会会议室开展复审。12名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参加了评审。会议由专家委员会主任应名洪理事长主持,参会委员分别来自上海铁路局王志平副局长、上海建工集团汤伟副总裁、上海建科院张燕平院长、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同济大学长江学者朱合华教授、上海市政总院马骉副总工、上海建筑设计院李亚明总工、上海隧道公司朱雁飞总工、学会材料专委会贺鸿珠主任、学会给排水专委会高炜主任、学会建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美华副总工等。

会议分发了评奖须知,进一步强调了学会制定的《上海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准则》细则第十条关于评奖工作的相关意见。专家委员会听取了初审报告,对参评项目一一作了研究与评审。每位专家对初评项目进行复审打分。

经审定,共计产生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2项;四名青年才俊获土木英才奖。

会议指出,本次评奖的全过程均遵循学会评奖工作的管理办法与细则,通过这一手段,可以更好的提升学会的管理水平与学会的素质,为做大,做强学会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同时更好的助推团体会员单位的发展,助推上海土木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使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真正落到实处。学会近期将在学会网站对获奖奖项进行公示。

                                                                                        (亦敏)

学会主持召开《高精度物探技术在深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与《上海地区浅层天然气探测方法及装置的研究》科技评价

基础设施的建设,使非开挖应用技术有了快速发展,然而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我国现有地下各类专业管线的施工资料存在残缺不全, 且管线铺设没有统一规划,导致各种管线在地下的空间分布凌乱无序,现有竣工归档资料往往精度不高或与现状不符的现象,为城市地下空间再次利用带来很多障碍,造成新埋设管线损坏原有非开挖管线, 从而发生停气、停水、停暖、通信中断等严重事故。而工程建设中对土质的探查,对长三角等软土发育区,浅层天然气(沼气)分布。其主要成分甲烷的探查,尤为重要,甲烷与空气混合后易发生燃烧、爆炸,在隧道、顶管中穿越该层时还会产生气喷引起坍塌,引发工程事故。采用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在工程前期的物探,对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建设周期、降低安全事故、保证老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是举足轻重的。

上海市市政总院的专家们从社会责任感出发,对课题进行了研究。

12月10日下午,由学会主持召开的《高精度物探技术在深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与《上海地区浅层天然气探测方法及装置的研究》科技评价,在上海市政总院举行。

出席会议的专家有同济大学石振明教授、同济大学梁发云教授、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杨建刚教高、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刘建军教高、上海城市建设研究总院陶艳娥高工。与会专家审阅了项目研究报告和技术资料,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过认真讨论指出:《高精度物探技术在深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的科技成果》,在对既有的深埋管线探测方法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大功率磁电充电法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改进,完成了测试操作流程的制定,为深埋金属管线(燃气、给水、航油等)的探测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该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等特点,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案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可推广应用于今后类似工程,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对《上海地区浅层天然气探测方法及装置的研究成果》经评价后指出:该装置由静力触探仪与沼气测试仪相结合组成,利用不同土性地层在静力触探曲线的形态和数值中的差异进行快速分层,初步判断可能含沼气层位和深度,并用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地层中的气体是否为可燃性气体(即天然气);用静力触探压入的套管将地层中沼气导入地面测试装置中进行压力和流量测试,并取样进行化验分析。

沼气测试仪为新研制设备,主要用于测试沼气压力、流量,由沉淀罐、接口、阀门、压力表、流量计、管线等组成,可用以对天然气压力、流量进行测试,可用于采集天然气样品,并可用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成分的初步检测。同时制定的操作流程,可满足现场沼气测试的要求。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先进性。完成成果报告一份。

以上课题提交的技术资料齐全,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考核指标,符合验收条件。

                                                                                            (亦敏)

学会主持召开《大榭第二大桥大跨度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专家》科技评价

12月11日下午,由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召开的《大榭第二大桥大跨度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科技评价,在上海市政总院举行。

出席会议的专家有建委科技委技术总监钱寅泉教高、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过震文教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桥梁设计研究院徐利平教高、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岱教授、同济大学桥梁系石雪飞教授以及项目组、业主、上海市政总院马骉副总工与冯蓉高工等十余人。

大榭第二大桥位于宁波市大榭开发区,是大榭岛跨越黄峙江海域与北仑大陆连接的特大型跨海大桥工程。工程全长5.5km,按双向4车道(预留远期6车道)规模建设,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80km/h。工程包含主跨392m特大型斜拉桥一座、两侧引桥、炮台岗深路堑及老329国道立交,工程总投资18.4亿元。该项目对于进一步优化大榭及北仑区域路网布局,完善宁波港集疏运网络,加快大榭岛开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建设,提高应对岛内突发事件和抢险能力,具有重要的交通意义。

大榭二桥主桥为(50+158+392+158+50)m= 808m双塔单索面特大型钢箱梁斜拉桥,通航等级为3000吨级海轮;桥塔采用“帆”形混合塔,其中锚固区上塔柱为钢结构、中下塔柱为砼结构,为国内首座锚索区上塔柱为钢结构、中下塔柱为砼结构的特大型“帆”形混合塔斜拉桥和国内最大跨径的单排单索面桥梁;主塔基础为φ3.0~2.5m变截面大直径深水钻孔嵌岩桩基础。大榭侧引桥为连续整体箱梁,北仑侧引桥为连续装配式小箱梁。受台塑企业周边用地影响,路线穿越炮台岗高55m开挖边坡,为浙江地区最大深路堑。

专家们听取了汇报,审阅了研究报告,经过认真讨论指出:1、课题以大榭第二大桥主跨392m跨海斜拉桥为工程背景,产、学、研相结合,对单索面帆形混合塔斜拉桥设计理论、前承压板式无台阶顺接钢-混凝土结合、单索面桥梁抗风及抗震性能等进行研究。课题组提供的研究报告内容齐全、分析透彻、数据详实、结论正确,完成了技术咨询合同书要求的咨询内容,满足评估验收条件。

2、课题通过构造与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主塔前承压板式无台阶顺接钢-混凝土结合部的受力机理,提出了相应合理构造,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开创性地实现了主塔钢与混凝土间无差光滑过渡连接。

3、课题首次对特大跨径单索面斜拉桥设计及施工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提高单排单索面主梁抗扭性能,对架设过程中左右侧不均匀反力进行监测及控制,解决了超大跨径单排单索面桥梁在集卡重载作用下扭转性能及变形控制等技术难题。

4、课题解决了国内大型全焊分段连接钢塔遇到的构造、合理分段、临时匹配对位连接、架设工艺与精度控制等相关技术难题;研发的曲线超小空间双肢塔内养护提升技术及钢塔塔顶收放式外膜养护技术,解决了大型帆形复杂主塔的内、外养护问题。

5、课题通过数值模拟、节段及全桥风洞试验研究,对中央单索面主梁及帆形主塔断面的气动参数进行了研究,提出的风鳍板、风障、降低路缘石高度等气动措施,有效提高了桥梁的抗风性能。

6、课题成果成功应用于大榭第二大桥工程,其抗风数值分析与构造、钢与混凝土结构顺接等多项技术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推广价值,经科技查新表明成果具有新颖性,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主塔钢-混凝土无差光滑连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课题通过验收。

7、建议对精细化设计进行提炼,以利推广。

                                                                                           (亦敏)

“BIM和大数据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讨会 举办

由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联合主办的“BIM和大数据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讨会 12月10日下午,在城建会场举办。会议主题为探讨BIM和大数据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的兴起,社会信息化程度加剧,海量数据的产生与流转成为常态,大数据迅速并日益深刻的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以声势浩大的姿态,席卷全球各个行业和领域,在驱动行业创新与变革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为新常态下培育新的社会经济增长点提供有利支撑。我国“互联网+”战略的推广,更加快了各行各业依托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融合发展的进程。“政产学研用”各界对大数据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及大数据应用市场的繁荣,正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的完善,推动大数据走向务实发展阶段。“互联网+地下工程”现状如何?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会议由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吴惠明副主任主持,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傅德明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家祥分别致辞,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大数据发展的现状及前景。来自上海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地下院、城建院、上海基础公司等单位的6位技术人员以上海地铁、大连路隧道、北翟路隧道、北横通道为例,介绍了BIM技术在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

                                                                                    (张红  亦敏)

 

“一带一路”项目管理高端论坛在同济大学举办

 

2016年1月10日,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程硕士中心和中国项目管理教育联盟联合主办,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协办的“一带一路”项目管理高端论坛在同济大厦A楼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武宪功,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董事长袁立,美国PMI-GAC中国区理事会主席林少培教授应邀担任本次论坛主讲嘉宾。论坛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施骞教授主持,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广斌副院长、中国项目管理教育联盟现任主席丁荣贵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中国项目管理教育联盟目前由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八所项目管理领域著名高校强强联合组成,参加本次论坛的为八所高校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的相关领导、项目负责人、专业教师和学生,会场座无虚席。

王广斌副院长指出同济大学项目管理专业有着较强的学科背景,为同济特色专业,在上海世博会、上海虹桥枢纽、浦东国际机场、广州新白云机场等全国众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出过贡献,给社会各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项目管理人才。本次论坛是中国项目管理教育联盟共同组织的第一次高端论坛,目的是借助中国改革契机、走出去战略来研究和讨论如何提升中国项目管理的综合实力、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本次论坛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展开讨论,中铁十五局武宪功董事长分析了“一带一路”给中国铁路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提出中国铁路在技术、环境、实践、地理、金融、政治等方面已经具备走出去条件。同时,他还强调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和生存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企业在软实力,特别是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仍需提高和加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董事长袁立结合具体案例——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项目,介绍了该项目建设的成功给埃塞俄比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林少培教授对海外项目可能遇到的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该研究成果为海外项目的风险防范方面提供了决策支持。在讨论环节,袁立董事长指出项目管理人才走出海外市场需具备的素质要求。施骞主任委员希望学会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同时希望同济项目管理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争取成为复合型国际项目管理高端人才。

                                                                                    (周帆  亦敏)

学会材料、桥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工程材料与桥梁工程新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

 

学会工程材料专业委员会和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12月25日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会议室联合举办了“生态环保材料和土木桥梁工程新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内容涵盖:“土木工程生态环保材料研发与应用”和“桥梁工程新技术与应用”两部分。

学会所属近10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主题为:低碳减排提高工程使用效率、生态环保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学术年会。会议由桥梁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马骉和材料专委会主任贺鸿珠共同主持,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致词。

本次年会交流专题报告7个,其中包括: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刘钊工程师的“BIM技术在某大型城市高架工程中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陈兵教授的“生态绿色建筑材料开发初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胡方健博士的“南昌朝阳大桥通航孔桥结构体系研究与设计”、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林茂松高工的“燃煤电厂脱硝对粉煤灰性能影响及应用技术研究”、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李涛教高的“宿淮铁路(江苏段)桥梁设计技术创新”、上海宇培特种建材有限公司胡鑫副总经理的“反射隔热涂料组合脱硫石膏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王博总工的“BH+(桥梁健康+)系统全程服务”。这是一次工程材料与桥梁工程领域技术专家相互交流、学习、合作的盛会。

土木工程材料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材料,是桥梁工程的基础,两者都与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土木工程材料和桥梁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既要考虑满足土木工程力学性能与功能要求外,还要考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和循环发展的要求。联合办会,暨节约了资源,又开拓了边缘学科的发展。

本次年会共收到论文52篇,由两个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及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对所提交的论文进行评审,最终录用论文43篇,其中工程材料24篇、桥梁工程19篇。入选论文汇编成论文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可供科研、设计、施工等专业人员参考。

                                                                               (马骉 鸿珠 亦敏)

学会地下工程专委会召开委员会议总结座谈

2015年12月30日,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2015年度工作总结座谈会在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召开。近50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席,其中委员30余名。

会议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惠明主持。副主任郑坚对专委会2015年度工作作了总结。参会委员听取了报告并围绕会议议程展开讨论,其中包括对2015年度工作的肯定,对2016年工作如何落实开展建言;对专委会2016年计划举办的学术活动开展讨论并形成共识,对专业委员会如何扩大影响力展开热烈的讨论,对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交流合作进行了议论,并形成意见。

2015年,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依托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开展专题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结合委员会各单位实际情况,委员会及相关委员单位共开展各项活动十余项,参与人数达几百余人次,主办或参与承办、协办“中国工博会科技论坛互联网+土木工程技术研讨会 ”、“BIM和大数据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讨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会”、“2015国际智慧地铁大会 ”等会议;依托重大工程进行参观交流;积极参加土木工程科技奖与英才奖的评选工作。地下专业委员会获得“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优秀专业委员会”荣誉。

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指出,希望新的一年里,专委会要树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成为具有突出贡献和重要的亮点的专业委员会,助推科技创新的发展。

                                                                                  (张红  亦敏)

 

学会材料专委会召开委员会议总结布局

学会工程材料专业委员会于元月28日下午假座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出席会议。会议由学会常务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贺鸿珠主持,近20位委员出席。

贺鸿珠主任对材料专委会去年工作作了简要回顾总结,指出:2015年学会工程材料专业委员会紧紧围绕上海的发展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将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放在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支持减排节能、绿色建材项目的技术创新;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在专业委员会会员的共同努力下,遵循学会的宗旨,坚持以学术为主、以会员为本的服务理念,立足行业,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学术活动,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和计划。

其中包括一次会议,去年2月2日召开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总结过去布局未来。二场宣贯,6月17日中冶冶金渣工程技术中心举办《钢渣粉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宣贯和6月18日举办《快硬性道路基层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宣贯。三场沙龙:“钢渣绿色生态道路利用技术应用推介科技沙龙”、“快硬性道路基层混合料应用技术科技沙龙”、“海绵城市钢渣产品利用科技沙龙”。完成了上海市地方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DB31/T932-2015的编制工作。12月25日,与桥梁专委会联合举办“工程材料与桥梁工程新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共收到论文52篇,由两个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及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对所提交的论文进行评审,最终录用论文43篇,其中工程材料24篇、桥梁工程19篇。入选论文汇编成论文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可供科研、设计、施工等专业人员参考。

组织委员与会员参观IPB 2015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粉体加工/散料输送展览会和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览会等。

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学会组织召开的学术活动、对外交流、科普工作等会议和活动。上海市建科院李阳教高工代表学会出席香港学术研讨会。出席学会召开的第十一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和中国工博会科技论坛——《互联网+土木工程技术研讨会》。积极发展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选派项目参加土木工程科技奖评奖活动。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活动,支持学会咨询工作,为学会的生存发展和服务社会作出贡献。

贺鸿珠指出:2015年度工程材料专业委员会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行业以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各项前瞻、新颖、普及和广泛的学术活动,提高会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委员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张晏清教授对2016年材料专委会的工作作了解读,委员们开展了热烈讨论,通过讨论充实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城建集团原总工张易谦教高工、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张晏清教授、上海建材行业协会王培铭会长、上海建科院李阳教高、黄毅明高工、港湾工程设计院王成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宝冶、申通地铁、同济大学等相关委员出席并作了发言。

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肯定了材料专委会2015年取得的工作成绩,并传达了学会元月28日召开的十一届五次秘书长办公会议的精神,对学会2017年的改选工作、科技奖励的评选工作,学会理事会的相关精神作了阐述。并对材料专委会在土木工程生态环保材料研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宣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亦敏)

 

 

团体会员单位简介

水母(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3年,有感于水母的生物本能:可提前15小时前预知风暴来临, 水母(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ODM公司。

水母(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城市防涝设备、地下智能空间管理系统、反恐防暴设备的研发、生产及系统集成运营,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安全智能的系统解决方案及一体化服务, 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水母科技自主创新同时获得国家专利认证的智能阻水器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智能阻水器产品的空白。个性化定制、完备的服务体系,使水母科技的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水母科技 城市安全管家

 

联系人:陈春芳

13162373401

Email:sophia_ccf@163.com  

水母(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虹口区闵行路1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