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4年01月23日 23:31:32
土木工程简讯
土 木 工 程 简 讯135期2015年8月28日
发布时间:2015-09-16 10:31:09      

 

土 木 工 程 简 讯

2015年8月28日135期

学会召开十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总结展望

 

学会十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于2015年8月13日下午2时在申通地铁有限公司召开。20余名常务理事出席。

会议由应名洪理事长主持。傅德明秘书长对学会2015年上半年工作作了总结、对下半年工作要点作了展望。参会常务理事听取了报告并围绕会议议程展开讨论,其中包括对上半年工作的肯定,对下半年工作如何落实开展建言;对学会建立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的议题开展讨论并形成共识,对学会如何启动土木工程科技奖的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对成立评奖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的组织建设进行了议论,并形成意见。提请理事会讨论并通过。

2015年上半年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市土木学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落实“十二五”规划,认真实施好学会的内部建设达标,全面提高学会的管理水平,积极建设现代科技社团。在各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履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理念,履行市科协“三个服务和一个加强”的工作职责。尤其在为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青少年教育上,上海市科技节的组织与实施上作出努力。上半年共开展各项活动计91项,其中科普活动9项,参与人数3477人,学术活动12项,参与人数3271人,科技评价28项,咨询项目3项,今年以来发展团体会员单位9个,个人会员62名。

学会还抓好信息报道,在中国科协综合信息平台上传信息,在简讯编撰、信息发布、土木工程学会微信群的建立、QQ群的建立、会费收缴、会员网络建设、服务会员等一系列工作上都有建树。学会还制定了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实施《土木工程科技奖》的实施意见与细则,并筹划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常务理事们首肯学会上半年的工作,并对学会下半年即将组织的学术年会项目、学科发展报告、专业培训、专委会学术年会、其他学术活动及学会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学会副理事长、申通地铁总工毕湘利、市建设委员会王以中正局级巡视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张燕平院长、现代集团总工高承勇、上海铁路局副局长王志平、常务理事现代集团上海院总工李亚明、岩土力学与工程副主任委员交通大学沈水龙等纷纷发言,对如何开展评奖,如何开展下半年工作,尤其是对学会如何提高素质,建设现代科技社团,创造条件做好承接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言献策,发表了真知灼见,表达出对学会工作的极度重视与关爱。 应名洪理事长在会上总结指出:上半年工作的出色顺利完成,与我们学会各级领导和各专业委员会与学会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为下半年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学会要创造条件做好政府职能转移的承接工作,政府职能转移,社会团体承接,这是一个总趋势,但是也需要一点点来,我们自己做好准备,再争取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开展评奖工作是一个手段,关键在于学会要加强评奖工作的导向,要引导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创新、科技进步与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努力。五星级学会的取得,也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好 “三服务一加强”,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创造良好的氛围,争取在购买服务上有所作为。

应理事长最后指出:下半年工作是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的关键,要进一步抓紧落实,为在上海的土木工程领域内更好的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出努力。

                                                                           (亦敏)

学会召开党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为理事会工作保驾护航

 

学会党的工作领导小组于2015年8月13日下午1:30时在申通地铁有限公司三号楼5楼会议室召开了工作会议。应名洪理事长、汤伟副理事长、傅德明秘书长、贺鸿珠常务理事等5名工作小组成员中的四位出席,应名洪组长主持了会议,学会办公室派专人作了会议记录。

会议对即将召开的常务理事会工作作了讨论,其中包括,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的落实;对学会建立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的议题;学会开展土木工程科技奖评奖的组织班子的成立及相关事宜。工作小组成员还学习了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社团局联合发文,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科技类社团组织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大家结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现状,对如何创造条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亦敏)

学会召开土木工程科技奖评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2015年8月28日下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在学会会议室召开土木工程科技奖评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土木工程科技奖评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了会议,参会人员有工作小组成员,同济大学土木学院顾祥林院长、上海市政总院周质炎副总工、城建集团科技部长林家祥,现代设计集团李承铭博士,与会的还有建科院、上海铁路局及学会办公室同志。

学会8月13日召开的常务理事会,进一步理顺了评奖工作班子的组建等相关事宜。本次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实质性的启动,其中包括,对评奖标准,实施意见,评奖方法,打分标准等进行了微调与布局。

与会人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评奖的意义,方法与实施的具体步骤。为在上海土木工程领域里更好的鼓励先进,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促进人才的开发与利用建言献策。为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变作出努力。

                                                                 (亦敏)

学会组织《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面系统模块化施工关键技术》项目科技评价

 

2015年6月24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组织并主持了由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面系统模块化施工关键技术》项目科技评价会。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了会议。专家工作委员会由同济大学罗永峰教授、基础公司吴欣之教高、华东建筑设计院周健教高、上海交通大学宋振森副教授、同济大学设计院梁峰高工组成。

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民用、公共建筑市场,各种造型新颖、结构体系复杂的地标性建筑不断涌现。随着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建筑工业化的理念在建筑业推广,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也是我国建筑业十大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点。由上海宝冶集团完成的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其顶部中央屋面为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面系统,平面投影为环形,跨度为84m,屋面下部为钢桁架结构,桁架内部为机电管线及通风设施、钢桁架上部为100mm厚楼承板混凝土结构,屋盖顶部标高为+30.5m,跨度为84m,周向与劲性柱顶部结构相连,形成大空间的会议中心。

为解决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面系统施工过程中钢桁架结构变形应力释放问题,通过对结构单元划分、结构特点分析,利用模块化施工的概念,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面系统划定一模块单元,即将钢桁架结构、混凝土楼板结构、机电管线设施等在地面施工成一模块单元,利用整体液压提升工艺进行模块单元吊装,这样在钢桁架结构、机电管线设施、顶部混凝土楼板等工序施工过程中钢桁架结构变形应力得到了充分释放,从而解决了该屋面系统施工的技术难题,

到会专家审阅了项目研究报告,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过质询与讨论,形成以下验收意见:

1、课题组提交的技术资料齐全,完成了科研项目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任务书规定的考核指标,符合验收条件。

2、课题组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盖为背景,对钢桁架的整体拼装工艺、设计要求的整体提升过程中变形及应力释放、模块单元整体提升工艺、模块单元施工过程关键节点分析、模块单元施工全过程模拟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面系统模块化施工技术,并在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3、该项目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如下:

⑴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面系统中钢结构、混凝土屋面、机电管线等设施作为一模块单元,形成了《大跨度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面整体提升方法》发明专利技术;

⑵对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盖系统模块单元整体施工进行了全过程模拟、对关键节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钢桁架上部混凝土结构加载过程中结构环向、径向变形及应力释放的方法;

⑶针对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盖系统模块单元整体提升同步性进行研究,根据结构变形及混凝土开裂应变要求,提出了提升同步控制的目标限值。

4、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推广应用于同类建设工程,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建议进一步结合工程实践,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屋盖系统模块化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细化,推广应用。

                                                                     (亦敏)

高速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理论和技术成果达国际先进

 

2015年7月8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组织并主持了由同济大学完成的《高速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理论和技术》科技评价会,评审专家委员会由钱七虎院士、梁文灏院士等7位全国著名的岩土工程、铁路工程专家组成。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了会议,同济大学科技处刘春副处长致辞。

该科技成果由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周顺华、王炳龙、宫全美教授等联合中铁二十四局、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国家铁路局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共同完成。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是重大技术难题,对高铁运营安全影响很大。课题研究历时十余年,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数值计算、现场动载试验、工程实测等科学方法,揭示了列车动载下路基中土拱效应的宏细观渐变机理,创新建立了路基纵向不均匀沉降的计算模型,形成了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经工程实测得到科学验证。

课题组结合工程研发了板桩结构路基施工中微扰动旋压套管正循环成桩成套技术工艺、振动桩管CFG桩“桩—网”结构加固处理深厚软土地基施工工法、过湿土换填施工工法等新技术,解决了高铁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技术难题。

该科技成果已经在京沪高铁、沪宁、沪杭、合宁等客运专线得到成功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到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明 敏)

学会召开《互联网+土木工程研讨会》

 

2015年6月27日—28日,学会在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公司召开《工程建设“互联网+”新技术与新模式研讨会》。来自工程建设行业的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的近百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出席了研讨会。

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副主任王国俭主持了会议,学会秘书长傅德明致开幕词,副理事长、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总工高承勇作了《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新技术与新模式发展趋势》主题报告。高总介绍了上海土木建筑行业从传统技术模式走向信息技术模式,目前正在向智慧时代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土木建筑业“互联网+”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实施方法。他指出,当前,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逐步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应用,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起到缩短工期和节省投资的效益。基于BIM、互联网、云计算的工程咨询云、互联网建材交易、图纸电子交付、电子招投标、施工管理云等也逐步得到应用。

现代设计集团信息中心李嘉军主任介绍了现代设计集团工程咨询云的建设和应用,近年来,BIM技术在现代院已在91项工程中得到应用,三维协同设计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了方便。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数字工程中心张吕伟主任介绍了BIM技术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上海宝冶集团公司介绍了建立工程施工管理云为施工总体管理提供便捷、快速、可视化的平台。

上海斐讯数据通讯公司技术总监梁琪辉作了“基于云构架的BIM和智慧城市信息集成”报告,介绍了国外先进国家正在开展的基于BIM的智慧城市应用实例和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方向和做法,详解了基于BIM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上海众宸科技公司总经理汪作军介绍了DBWorld工程云服务平台建设和为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服务的实例

研讨会共有9位专家做了技术报告,展示和交流了上海土木工程界积极推进互联网+土木建筑工程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成果。晚上,围绕这一主题,又开展了科技沙龙。28日参会代表又实地考察参观了上海斐讯公司云计算中心。使大家对工程建设“互联网+”新技术与新模式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明 敏)

钟登华院士做客第十届“孙钧讲座”

 

6月19日下午,第十届“孙钧讲座”第二讲在同济大学逸夫楼二楼演讲厅召开。讲座由“孙钧讲座基金”理事会主办,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力学学会、上海市创造学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联合协办。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市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合华教授,宝钢股份工程管理部首席工程师王怀忠教授级高工,孙钧讲座基金会副理事长黄茂松教授、石振明教授,基金会秘书长谢雄耀等出席活动。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钟登华院士作题为“水利工程灌浆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学术报告。来自学会团体会员单位的专家、几十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及同济大学师生200多人参会。

钟登华院士现任天津大学常务副校长、天津市科协副主席,长期从事水利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主持“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重大工程委托等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著作5部。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很多工程建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面临非常复杂的基础处理问题。基础处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与长期运行的安全,而灌浆施工过程分析与控制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基础处理的重大技术难题,其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决定了工程的成败。钟院士的报告系统阐述了水利工程灌浆统一模型的建模问题,灌浆扩散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理论与方法,以及灌浆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关键技术;相关的分析理论与核心技术为灌浆施工过程的质量动态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利工程灌浆施工分析优化与动态控制问题,并高质量地服务重大的水利工程建设。

讲座报告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兴趣。报告后,代表们与钟院士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气氛热烈。与会者充分感受到本次会议收获良多。

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给钟登华院士颁发了孙钧讲座奖牌,他在致辞中表示,“孙钧讲座”已举办第十届并已成为重要品牌;他还特别希望在座的青年学子到第二十五届“孙钧讲座”时能有机会站在这个讲席上成为主讲人。

                                                                           (智勇  亦敏)

智利基建部部长一行参观考察了上海建工集团

 

学会在智利周期间,推荐了智利基建部部长一行近十人,于2015年8月24日,参观考察了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上海中心大厦,并在集团本部进行了交流讨论。学会常务理事,建工集团总工龚剑、学会理事副总工王美华及总工办副主任林海等出席了交流。

会议由龚剑总工主持。

龚总首先向智利官员简要介绍了集团概况和企业业绩。期间,智利基建部部长Alberto Undurraga对集团宣传片和上海中心大厦的施工模拟视频印象深刻。交流过程中,Alberto部长对建工集团所取得的工程业绩和上海中心大厦的成功建造表达了热烈的祝贺。最后,Alberto部长简要介绍了智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并邀请建工集团积极参与智利各项基建工程的投资发展和建造。

会议气氛宽松而融洽,为双方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一步促进了上海建工海外市场的开拓。

智利周期间,学会还推荐了建工集团海外部专家参与了在外滩举办的智利周活动,为两国的经济建设的交流与互动作了努力。

                                                                           (炜芸  亦敏)

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在上海召开

2015年7月18日-21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上海市土木工程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以“岩土工程安全与创新”为主题,对我国近年来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1811名岩土工程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出席了四年一次的盛会。

中国工程院陈祖煜、郑颖人、龚晓南3位院士出席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上海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刘千伟总工、上海交通大学姜斯宪书记、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秦云董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刘士杰副理事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王卫东副总工主持了开幕式。

三天会议共有300个学术报告作了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725篇,其中476篇入选论文集,449篇论文刊登在各大相关学报上。大会设土的本构与强度、桩基工程、基坑工程、地下工程、地基处理、原位测试技术、环境岩土工程、海洋岩土工程等12个专题论坛,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基础工程集团公司副总裁李耀良作了“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的报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王卫东作了“深大基坑工程设计实践与创新”的主题报告、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主任黄茂松作了“土的基本特性及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的主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王建华教授作了“饱和土与桩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算法”的主题报告。 

                                                                                   (明 敏)

 

学会工程结构专委会联合举办《空间结构技术发展》论坛暨上海建筑空间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2015年5月28日下午1点半,来自各团体会员单位及工程结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计60余人,来到现代集团一楼的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重大工程成果展示厅,等待上海建筑空间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本次活动列入全国科技活动周暨2015年上海科技节活动项目。

会议由上海建筑设计院院总工、学会常务理事李亚明主持。出席会议的嘉宾有市国资办领导、市建委领导、现代集团的领导,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上海建筑院的领导等。嘉宾们在祝词中纷纷赞扬上海建筑设计院此举,旨在更好的以创新、创业的理念与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巨力索具有限公司的强强联合,达到对空间结构工程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试验推广、工程检测、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综合性、开放性服务。从而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实质性的举措。

揭牌仪式简单不失隆重,节俭不失内函。而后,开展了空间结构技术发展高端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董石麟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张其林教授、上海建筑设计院院总工、学会常务理事李亚明三位空间结构的资深专家,分别以“一种六杆四面体单元组成的球面网壳形体构造力学特性和施工全过程分析”、“空间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展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工作”等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本次论坛,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建筑工业化、产业化能力的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工程结构在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方面的作用。他们指出:自信的结构设计、严密的计算、多角度的分析与论证是安全的保证。完美的结构能适应各种有机体变化发展,将无序空间转化为完整的大空间,变沉重为轻盈。在经济上选择材料最优化,现代建筑更加依赖结构形式,而结构在注重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将科学、艺术的综合智慧发挥到淋漓尽致。随着城市建设以及工程规模的不断提升,结构设计敢于创新,不断挑战传统。会议指出,要依托产学研的助力,利用各参加中心的不同团体的资源进行整合,加强结构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集钢结构建筑设计、研发、销售、制造和施工、检测为一体,进一步发挥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空间结构是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传统优势项目,早在上世纪初就成立有空间结构专项技术研究部门,在2000年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上海空间结构技术学科(专项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成立,也挂牌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院参与了众多国家、上海市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如上海科技馆、上海国际赛车场、上海光源工程、上海旗忠国际网球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辰山植物园、东方体育中心等。相信在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中,上海建筑空间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定能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宣传了我国工程结构的最新技术与新经验,新方法与新工艺。

                                                                         (亦敏  枕戈)

成功承办2015年宝山区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

­——钢渣绿色生态道路利用技术应用推介科技沙龙

 

    6月17日上午,由宝山区节能管理服务中心和中冶冶金渣工程技术中心(钢渣公司)、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材料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2015年宝山区全国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钢渣绿色生态道路利用技术应用推介科技沙龙。

本次活动由中冶宝钢技术公司总经理助理程东波、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贺鸿珠共同主持,中冶冶金渣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冶宝钢技术副总工程师曹春光代表公司致欢迎词。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建科院、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浙江建科院、宝山区发改委、经委、建委、科委、质监局、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政道路养护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新宇墙体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宇培特种建材有限公司、上海繁荣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江宏市政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等政府委办局、设计院、科研院校、合作企业等单位30余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普及节能低碳知识,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倡导节约节能、绿色消费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低碳环保产业、建设“生态海绵城市”等宏观政策大背景下。按中冶宝钢技术公司1+3产业战略定位要求,围绕“如何做大钢渣处理及综合利用产业”,公司持续推进钢渣透水混凝土在城市生态道路中节能、环保利用。加强钢渣资源化“产、学、研、用”综合利用研究及市场化应用的宣传和推介,加快各类钢渣综合利用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工作。尤其在钢渣产品综合利用产业化推进和产品全面进入市场的进程中,需要推动与政府、科研院所、设计院以及产业链相关单位的全方位合作与协同,也只有这样才会驶上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此次活动推介的钢渣产品——绿色生态道路利用新产品,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品牌影响力,行业协会、政府各相关部门均表示积极支持公司钢渣绿色生态产品的应用和推广,浙江建科院等单位表达了要与公司进一步合作的愿望,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也为推动公司钢渣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会上,上海建工材料公司、上海市政道路养护处、上海建科院、上海大学等单位领导、专家围绕钢渣综合利用研发、标准化、钢渣透水混凝土的产品化、市场化等议题,开展了广泛交流并积极谏言献策。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培铭教授肯定了公司持之以恒的推进钢渣绿色利用工作,认为科研创新作为企业的立本之道,需要不断突破,力求做强、做精,要通过科研提升产品品质,尤其要深入研究产品的耐久性。上海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副秘书长沈瑞德表示上海50%大宗固废来自于宝钢,公司钢渣固废利用工作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与市场接轨,在装配式住宅等领域开展研究。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傅德明秘书长指出,目前绿色建筑的政策层面环境很好,要大力推进固废利用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并创造提高在专业委员会进行交流推广。宝山区经委副主任赵学勇认为公司钢渣综合利用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并建议下一步重视产品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差异性研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得到市场的认可,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宝山区发改委副主任林森首先感谢公司为本次节能周活动所作的工作,同时指出一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强支持力度,带动企业提升“造血”功能,鼓励企业采用“互联网+”思维,将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充分与企业接轨。另一方面解决“产、学、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中冶宝钢技术作为固废综合利用的排头兵,要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加快市场化推进步伐。

中冶冶金渣工程技术中心(钢渣公司)积极参与全国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展示了钢渣绿色利用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对进一步提升钢渣综合利用水平,推进钢渣资源化利用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鸿珠)

 

学会给排水专委会举办罗泾水厂参观研讨

 

6月18日下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在城投水务集团制水分公司罗泾水厂召开罗泾水厂膜处理工艺参观研讨。本次活动列入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海科技节项目。

主讲人罗泾水厂窦茵厂长,先以PPT的形式,为参会人员介绍了罗泾水厂的建设情况、常规工艺以及超滤膜处理工艺,并详细介绍了膜组件的结构、清洗以及经过超滤膜处理后的水质变化情况。随后带领大家参观了排泥脱水间、脉冲澄清池、V型滤池、膜处理综合车间等。       

来自市政院、水利设计院、城投水务集团、南方水中心、城投原水以及制水分公司近4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一致肯定了膜处理在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上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是对进一步提高公众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的主题,以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为出发点,以转型驱动、创新发展为落脚点。以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思想主导作了很好的诠释。

                                                                     (陈静  亦敏)

 

学会材料专委会召开快硬性道路基层混合料应用技术科技沙龙

 

2015年6月18日上午,学会假座上海建科院二号楼召开快硬性道路基层混合料应用技术科技沙龙。本次活动列入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海科技节项目。

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相关团体会员单位、及材料专委会的专家、委员与学者,其中包括同济大学、上海建科院、上海市政总院、上海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路政局、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道路与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路桥集团、上海路桥道路公司、城建集团材料公司、上海宝冶钢渣综合开发事业有限公司、上海雅乐市政实业有限公司等,上海市质监局标准化处、上海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定额站、上海市建筑建材市场管理总站标准科的相关领导等20余人。学会常务理事贺鸿珠博士主持了会议。上海建科院李阳博士对快硬性基层混合料的技术特点和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参会人员围绕主题,对这一新的技术、材料与工艺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

快硬性基层混合料是一种取代三渣混合料的新型道路基层材料,它采用矿渣粉、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固体废渣作为主要胶凝材料(占50%以上),具有凝结时间适宜、早期强度高、道路弯沉值低、施工扬尘少的优点,已先后在西藏中路综合改造和外滩井字形通道等重大工程、以及数十项城市道路改造和掘路修复工程中得到应用,从未出现路基质量和反射裂缝等问题,路面质量优良,可快速恢复交通,大大缩短市区道路施工的占路时间,对缓解上海的交通、固废利用、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受到上海交通管理部门与相关施工部门的认可与青睐、取得良好的技术效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专家们讨论中对该产品从技术上、实际使用效果上,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美丽中国的高度积极的给予了认可,并对如何推广应用指出合理的途径、方向与建议。

本次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产品质量、设计、施工与质量检验走向规范化道路。宣传了我国材料工程的最新技术与新经验,新方法与新工艺。为进一步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努力。

                                                                          (亦敏)

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组织“延安东路隧道大修工程”考察交流会

 

2015年7月3日下午,上海土木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在金陵东路50号主办了“延安东路隧道大修工程”考察交流会。本次会议由上海城建(集团)公司承办,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本次活动列入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海科技节项目。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学会理事地下专委会王如路、黄宏伟、何拥军、一并参会,专家郑宜枫、杨我清、丁志诚等40余位委员和会员参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吴惠明副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隧道设计院“延安东路隧道大修工程”项目负责人彭子晖对 “延安东路隧道大修工程设计方案”的介绍,其中包括:工程背景、工程必要性、工程特点、工程范围和工程难点等;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陈功奇介绍了“延安东路隧道检测和大修施工标准化”,对隧道的通风系统、消防系统、排水系统、电路系统、监控系统、安全系统等作巨大的优化和改良的先进技术与工艺。

会后,参会委员和专家从1号井进入工程实地参观考察,了解工程设计上的特点、难点和工程环境。

    学习和考察中,委员和专家各抒己见,对工程中的疑点、技术工艺、攻克难点的方法和为未来工程的期望与设计方和施工方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本次“隧道大修”引起各方领导和专家地关注,也为未来其他隧道大修提供了有效的基准和经验。

                                                                       (志玲  亦敏)

 

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监控技术与设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暨2015年技术论坛

 

5月29日,由上海建工集团牵头,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建造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监控技术与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5年技术论坛在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召开。联盟内外24家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代表共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技术论坛活动包括,特邀专家讲座,联盟科研成果展示、联盟秘书处工作汇报等内容。

论坛以“重大工程建设智慧安全监控”为主题,针对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研发、智慧监控系统开发、联盟深度合作及人才培养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上,特邀专家围绕健康监测系统、新型传感器、结构评估与安全预警、软件与管理系统等热点,分别以“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智慧管理”、“高性价比传感器带来的机遇”为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和交流。

报告间隙,专家们还对基于物联网高精度建筑用倾角仪,加固改造工程墙体倾斜三维显示系统、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嘉闵高架预制工厂信息管理系统,四项科研成果一一进行了操作展示。以上成果均是联盟内部成员单位通过头脑风暴激发出科研火花,并经联合攻关形成的,这些成果打破了传统建设工程安全控制的常规,使重大工程安全控制搭上了物联网和互联网+发展的快车。

                                                                                (炜芸  亦敏)

 

预应力专委会组织 “嘉闵高架—预制装配桥梁的施工”工程参观和技术交流

 

由学会预应力专委会组织的“嘉闵高架—预制装配桥梁的施工”工程参观和技术交流活动于2015年8月3日(星期一)下午在嘉定南翔现状沪宜公路举行。通过现场技术交流和实地工

程实地参观,研讨了桥梁预制拼装施工工艺的先进技术。

活动由预应力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政总院副总工卢永成主持。近50余位来自本专委会的科研、技术人员参与了本次交流活动。

本工程采用国内首创的桥梁预制拼装施工工艺,除桩基、承台外,立柱、盖梁、带防撞护栏小箱梁等均为工厂预制、现场拼装,预制拼装施工过程中各构件的节点连接通过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实现,现场无需进行大规模现浇砼作业,减少环境、噪声等污染。该工艺将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施工占地,减小对现有交通的影响,取消支架现浇,带来文明施工和社会影响革命性的改善。为建筑工业化做出贡献。

                                                                                   (继恕  亦敏)

团体会员单位简介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简介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控股公司,隶属上海国资委。公司资质等级为:工程监理综合资质(可以承接住建部全部14个大类的工程项目),工程设备监理甲级、工程招标代理监理甲级、工程造价咨询甲级、人防工程甲级、政府采购中介资质甲级、工程咨询单位甲级。从事的经营业务范围包括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招投标代理、造价咨询和工程咨询等。依托上海、面向全国,已在全国26个省市开展工程咨询服务,树立了一流企业品牌。

公司自1987年开始为海仑宾馆提供监理服务,是上海市建委指定的第一批建设工程监理的试点单位,1993年10月经建设部批准为全国首批甲级监理单位。公司注重科研开发,承担了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中许多科研课题的研究,是工程咨询行业内第一家“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成为行业内唯一一家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荣誉的企业;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8项;“建科”商标是上海市著名商标。

公司积极探索集团化发展模式,目前下属8个事业部、6个全资子公司、1个业务部。公司的使命是“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建设工程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国内建设工程管理咨询行业领先企业”为愿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员工为本,客户为先,创新为源,品牌为上”。

公司现有员工4000多人,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资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国家注册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人次,其中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200多名、其他技术专业注册人员200多名;大学以上学历占60%以上,其中博士17名,硕士211名。

成立至今,公司承接工程项目近4000项,工程总投资约7000亿元人民币,公司连年在住建部的行业排名中名列前茅。所监理的工程获得众多奖项,其中国家鲁班奖42项,国家优质工程银奖18项,詹天佑奖18项,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2项,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4项,国家建筑工程装饰奖10余项;上海市市政金奖30项,上海市白玉兰奖200多项,上海市优质结构奖200多项,上海市金钢奖90多项。

公司管理体系健全,对驻现场监理项目部执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工作程序,进行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三合一”贯标体系工作,通过认证机构的审核后获得了中国质量体系认证CNAR证书及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的UKAS证书。公司合同信用等级为AAA级,资信等级为AAA级。

公司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建设监理单位,上海市立功竞赛优秀公司、金杯公司;并被评为建设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建设监理行业抗震救灾先进企业、全国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服务客户满意

十佳单位,另还获其他各类集体荣誉几十项。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