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4年01月28日 23:56:22
土木工程简讯
土 木 工 程 简 讯130期2014年5月28日
发布时间:2014-06-06 10:30:55      

 

土 木 工 程 简 讯

2014年5月28日130期

学会召开学术活动、科普工作、对外交流领导小组会议落实今年计划

 

本着落实好学会十一届二次理事会精神,更好的落实2014年工作计划,学会于3月18日下午2时,在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学术活动领导小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对外交流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对外交流领导小组陈以一组长主持会议,学会副理事长、现代集团总工、科普工作领导小组高承勇组长参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三个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近20人。

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对今年的学术活动与对外交流活动、科普活动的49个项目逐条进行了落实。并对今年学会主办的几个重大活动,科技节重大工程报告会等进行了落实。

学会常务理事、长江学者朱合华教授指出,美国与日本的学会,都有一个特点,每年在一定的时段,由学会统一组织各专业,举办一个大型的,跨学科的,并且设立分会场的学术年会,犹如学会的一个重大节日一般,美国的TIB会议即如此,在综合会议上,可以加入展览元素与新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学会也可组织一些专业工作小组的成员以及领导,走出去,看看国外的学会工作,有什么经验与教训可以学习与分享。长江学者同济大学孙利民教授、同济大学张晏清教授、城建集团科技部长林家祥等纷纷附议,对如何开展这一工作提出一些具体细化的措施与建议,提倡由土木工程学会搭建平台,在普及上多下功夫,为更多专业技术人员与会员提供一个平台,能有机会在土木学会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发言,哪怕三、五分钟,有些会议的层次不必那么高,还是要走走学术上的群众路线,不要讲排场,要压缩会议成本,要整合资源,多多发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在上海和全国的学术领先作用与影响力。同济大学土木学院顾祥林院长也提出如何整合同济大学的资源与土木学会共享,开发组织一些重大会议的建议。指出抓会员的教育与培训也是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建工集团王美华副总工对建造专业委员会今年的工作做了解读,对教育培训工作的师资在会上作了呼吁,指出可以发挥学会的人才优势,为提高会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供帮助。副理事长高承勇总工对他负责的科普工作做了阐述,指出科普工作的受众是广大市民,我们要在策划面上在面向大众方面多着力,对燃气专委会金芳副总工提出的今年将在上海图书馆举办100人的市民燃气科普宣传表示极为赞赏,对学会举办综合学会会议的提议表示赞同,指出这是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学会活力,为学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好举措。

傅德明秘书长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对今年学会的三方面工作作了最后总结。

陈以一副理事长最后指出:要选好主题,全面落实学会在学术、对外交流、科普三个领域的工作。要继续围绕重点,开展好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交流活动,提倡学会与学会之间、专业委员会与专业委员会之间的联合办会,在对外交流方面和科普工作方面,逐项落实并实施好,要在提高活动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抓好落实。全面完成年内计划。

                                                                           (亦敏)

学会召开2014年联络员、秘书年度工作会议

2014年3月5日下午学会假座科学会堂思南楼召开2014年联络员、秘书年度工作会议,90余名联络员、秘书出席。

傅德明秘书长通报了学会理事会通过的2013年学会工作总结和2014年学会工作要点,对进一步发挥学会联络员秘书的桥梁枢纽作用、进一步开展好学会学术活动与科技评价等相关工作做了探讨与布置。

傅德明秘书长指出:2013年,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各专业委员会的努力下,在联络员秘书的配合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落实“十二五”规划。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指导下,认真履行市科协“三个服务和一个加强”的工作职责。做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及加强自身建设服务。以学会换届选举与六十周年庆典为主线,以学术活动与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依托,弘扬与传承学会优良传统,面向未来开拓创新。学会的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学会的未来发展制定了新的发展要点。

全年开展各类活动、学术交流计108项。其中,学术活动41项,涉外交流学术活动7项。参与学术活动总人次约4085/人次,其中参加涉外学术活动1230/人次。完成科技节项目6项、参与人数300余人,科协学术年会项目8项、上海科技论坛项目一项,完成桥梁学科发展报告1项。接受上海市科科技评价资格的答辩验收,完成咨询项目4项,完成科技评价项目42项,发展团体会员单位12个,完成三星级学会的复查并继续取得荣誉,继续获得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二名专家被评为科技节先进个人。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授予先进集体的荣誉。学会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搭建平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方面继续发展。

傅德明秘书长传达了十一届二次理事会通过的工作要点,对学会今年工作做了进一步解读。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继续开展好土木工程的各类学术活动,按科协统一部署,开展科普活动和积极参加科技节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市科协学术年会活动。加强学会管理工作,积极完成市科协布置交办的各项工作与活动。他指出:联络员和秘书要做好学会与会员之间的桥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学会的学术交流、研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平台上,发挥联络员和秘书的作用与聪明才智,着力在三个服务一加强上下功夫。要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把为会员服务,开展好学术交流作为学会的第一要务,努力建设好现代科技社团。

                                                                                            (亦敏)

2014(第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举办

4月24日-25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中国工程院、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2014(第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绿地会议中心举行。孙均、王梦恕、杜颜良3位院士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袁宝君副局长、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毕湘利、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郭陕云理事长、国际隧道协会原主席马丁奈次和原副主席白云教授出席了会议。土木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了开幕式,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土木学院院长顾祥林教授主持上午的报告会。下午的报告会分别由傅德明秘书长与学会理事黄宏伟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的桥梁和隧道工程界的400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交流隧道与桥梁领域的技术经验和最新科技成果,共叙桥隧强国的中国梦。

    孙均院士作了《近年来国内多座水底长大隧道若干技术关键的思考》演讲,王梦恕院士作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的演讲,杜颜良院士作了《重载铁路桥梁实时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演讲。

学会原副理事长白云教授主持了圆桌会议,5位专家畅谈了我国桥梁隧道技术的发展。会议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桥梁和隧道工程的大国,但还未成为强国,桥梁隧道技术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也有赖于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不懈的付出。

24日下午和25日,大会分桥梁、隧道、盾构掘进技术3个分会场举行报告会。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马丁奈次作了《地下空间的使用策略》的精彩演讲,综述了世界各国地下空间利用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周良作了《桥梁全预制拼装技术研究与实践》报告,理事、同济大学孙利民教授作了《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的报告,理事、上海基础工程集团公司总工蔡忠明作了《上海闵浦大桥主桥创新施工技术》的报告。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在大会上分别介绍了上海地铁汉中路站超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郑州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和超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高架桩基施工技术。深圳地铁集团副总经理陈湘生、宁波地铁公司朱瑶宏总工介绍了两地地铁工程技术经验。

为期2天的大会共交流了40余篇桥梁隧道的技术报告,内容广泛,涵盖了桥梁隧道的建设、设计、施工、安全、科研、设备、材料等技术。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明 敏)

学会主办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方法与新技术高级培训班

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与国际隧协培训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方法与新技术高级培训班于2014年4月23日在上海绿地中心会议室举行

参加本次培训的有来北京交通大学、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玉田县致泰钢纤维制造有限公司、新亞建設東澳施工處、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二研究所青岛分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青岛分所、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第四分公司、上海米度测量技术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建设有限公司、贵阳建筑勘查设计院、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福建广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同力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大学等我国各省市十余个城市的隧道与地下工程业内专家、学者计80人。会议由原国际隧协副主席、原学会副理事长白云教授主持。

根据国家发改委运输所《2012-2013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将有12个城市新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到2013年底,我国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累计将达到80条,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400公里,运营车站将达到1600座。“目前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截至2013年8月15日,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总规模达到了67条26段,建设总里程达到了2300公里,建设车站1500座。”截至2013年9月,我国获得国家批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已达到37个,高居世界第一。未来3年,至少还有10个以上城市将获得批准。也就是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热潮至少持续10年以上。中国成为当前世界上地铁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 正在规划建设的还有福州、厦门、东莞、昆明、南宁、贵阳、合肥、济南、石家庄、太原、兰州等10余座城市,我国地铁远景规划总里程将达9000km。针对如此庞大的工程体量,其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任务重大,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尤为重要。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温锁林主任工程师对

深基坑工程风险防控方面进行讲述,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围绕沉箱法、管幕法等地下工程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陈韶章总工程师就现代沉管隧道施工方法与新技术进行了授课,国际隧道协会Tim Babendererde先生对围绕现代机械化隧道的施工方法作了演讲,原国际隧道协会Martin C.Knight主席以隧道施工安全及地下工程施工实例分析为题进行了授课。

五位专家以其精辟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理念,对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施工方法,最新技术和风险防范等做了全面的论述,围绕具体的施工案例,已经发生的事故及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详尽的分析,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展望隧道工程最新科技成果,交流各种应急事故的处置与预案等,会议反馈表表明,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全国各地的隧道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亦敏)

市土木工程学会举办《地铁隧道渗漏水治理技术要点技术讲座

 

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与申通地铁集团公司维护保障中心联合主办的地铁隧道渗漏水治理技术要点》技术讲座于2014年5月29日(周四)下午1:30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3号楼1号会议室举办.

参加本次讲座的有来之学会申通地铁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上海城建所属、上海建工所属、隧道公司、基础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隧道设计院、中科院上海光源、上海地质院、市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上海市政总院、法利咨询等20余个团体会员单位的隧道与地下工程业内专家、学者计170余人。会议由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维护保障中心副总经理兼总工王如路教高进行了主讲。

自上海地铁一号线于1990年获批建设至2013年底,上海的地铁运营里程约538公里,14条线路约330座车站,工作日客流已达830-900万人次,最大日客流已达938.1万,客流量占公交出行总量的43%强。2014年将另有10公里线路投入运营,目前在建、工可报批项目超过10个,在建里程100公里,根据规划建设安排,2020年将建成800公里,更大规模或超过1000公里的路网正在规划中。

在已经建成的538公里线路中,地下部分占到网络总长度的2/3,地下部分大部分为盾构法隧道,全网单双圆、通错缝总环数约43万环,因此,可以说盾构隧道是地铁网络的命脉!地铁网络百年安全使用,全部盾构隧道的安全、防渗漏治理与隧道变形控制是重中之重。鉴于如此大的体量的安全管理与维修,地铁隧道渗漏水治理技术要点的讲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王如路总工以隧道渗漏水的基本现象和特点,产生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如何治理渗漏水三大要点,围绕运营隧道渗漏水现象特点、隧道结构与构造、发生渗漏水的原因分析、治理方法与工程案例、以及治理展望五大要点进行演讲。王总集20余年工作经验之大成,汲取了中外近20个因渗漏水而导致的严重案列,其中包括1975年莫斯科圣彼得堡1号线森英区间隧道漏水案例致使该地铁线路20年后的报废;2003年上海地铁董家渡案例、2006年2号线北翟路漏水案例、2012年武汉地铁发生漏水漏沙案例;2011年5月天津地铁案例;2014年2杭州地铁的漏水等案例,惊心动魄的案例的解说,原因分析,给了与会者极大的启示。王总围绕案例,给出了如何解答治理的方法,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使与会人员深受启迪。

傅德明秘书长最后指出:我国目前有22座城市38条线路约1300km地铁在建,投资约6000亿元;中国成为当前世界上地铁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针对如此大的工程体量,专业技术人员在保卫人民生命、国家财产的实践中,应有社会责任与专业技术水平相一致的重要理念,而我们学会要做好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的推手,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把为经济建设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亦敏)

上海君莲基地C2地块保障房建设现场考察观摩

 

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推荐申报的詹天佑住宅金奖参评项目系上海市保障房建设工程,由我会团体会员单位宏润建设集团公司承建, 5月21日接受了来自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住宅工程指导工作委员会的考察与观摩。来自相关单位的专家与学者十余人,早早来到了位于闵行区春都路的君莲基地C2地块(君莲宏润力苑)保障房现场。

保障房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促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君莲基地C2地块工程为上海市保障房建设工程。本工程包括5栋11层单元式小高层住宅,7栋19层单元高层住宅,1栋三层配套公建构成,建筑面积为119287.48㎡,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09689.72㎡ ,地下建筑面积为9587.76㎡,人防地下车库面积为6306㎡。人防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容积率为1.30,建筑覆盖率14.2%。秉承低密度建造理念,主要朝向建筑间距最大处达到75米,在扩大绿地景观面积的同时,提供了充分的日照,通风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经专家们仔细查看,该工程住宅设计平面新颖、紧凑,动静、洁污、食寐分区明确,融合欧式及本地多种建筑元素。材料选用花岗石基座,真石砌墙面,突破普通保障房成本低的束缚,为居住者提供优越的心理感受。只见已经交付使用的保障房外墙涂料饰面平整、细腻、色泽一致,外墙阳角方正垂直;明沟散水平整、顺直、无积水现象;台阶、无障碍设施设置合理、正确;屋面的刚性保护层光洁平整,分格合理、嵌缝大小均匀、无空鼓、无裂缝;屋顶排水沟泛水坡度符合要求、无积水、排水通畅;女儿墙金属压条设置合理、顺直美观;出屋面管道高度合理、符合要求,金属抱箍安装牢固。室内的观感为公共走道地砖排版合理、无色差、洁净平整、周边顺直、接缝平直;内墙平整光洁,无空鼓爆灰、裂缝;管线安装敷设横平竖直,色标流向标记清晰、准确;开关、插座面板标高一致;给排水卫生器具等安装牢固、美观、合理,畅通无渗漏;防雷接地牢固、可靠;电梯、设备运行可靠平稳、安全。在建筑节能方面,工程外墙保温采用20mm+30mm无机保温砂浆内外组合保温,屋面采用80mm厚无机保温砂浆作保温层,建筑外围玻璃门窗选用塑钢材料,玻璃为5+6A+5mm中空玻璃隔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楼顶管线供水与消防等管道均用不锈管钢管包裹,顶部的下水道设置如游泳池的马赛克砌成明道,错落有致,管道的横跨均用美丽景致的小木桥作为过渡。

工程施工人员如是说,公司领导一再强调,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保障房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情,只能做好,不能做坏。自2011年中标,公司领导将其列入创优工程进行管理,成立创优领导小组,编制《工程创优策划书》,提出工程质量管理重点,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跟踪检查与指导。公司领导一再教育施工人员的施工理念是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民生所系,也是企业发展的市场所系。在2012年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推进办公室举办的“我最喜欢的保障房”设计评选中,该工程荣获“我最喜欢的房型奖”。

专家们对工程进行了细部考察。认为作为保障房的工程能做到这样确实不易,某些方面确实比一些商品房的施工还要到位。对工程上存在的一些瑕疵,比如部分地方花园侧平石的处理尚有不太平整的问题,要求施工人员积极进行整改。

专家们指出:这样的工程应该作为样本工程来宣传,适时可召开现场会议,进一步进行宣传,要积极培育优秀的施工队伍,弘扬民生工程,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对有社会责任感的施工队伍与企业进行宣传,对样板工程要进行培育。使我们十八大提出的民生问题真正落到实处。

                                                                                          (敏明)

学会联合举办道路资产管理技术交流会

---上海科技节项目之一

为推动我国城市道路网建设步伐,提高道路设施运行管理水平,交流国内外成功的道路资产管理模式、经验,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于2014年5月7日在上海隧道公司共同举办“道路资产管理系统技术交流会”。本次活动列入上海市科技节项目之一。

学会副秘书长、林家祥理事主持会议,学会周文波副理事长代表两个学会致辞,市建交委刘千伟总工、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市建委建设协会与上海路政局的相关领导出席。来自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城建集团及所属、城建设计院、隧道公司、道桥公司、建工集团及其所属、上海市政总院、市政养护公司、上海路政局等两个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近200人出席。活动围绕 “科学生活 创新圆梦”今年科技节的主题,旨在突出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会上,日本北海道工业大学名誉教授笠原笃以鉴于全寿命周期的PMS系统概念及其在美国、日本的应用为题作了演讲、同济大学长江学者、资深道路专家孙立军教授介绍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理念。日本日沥株式会社近藤成则先生与伊藤达一先生分别围绕基于道路资产管理理念的管养信息系统及道路维修工法、道路快速检测技术、养护决策及道路维修工法、道路维修的新材料作了介绍。

四个专题报告极为精彩,嗣后,四位专家登台与参会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互动,与会人员对PMS的新技术,以及道路检测维修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道路全寿面周期的管理、网络应用、投资理念、美国与日本的经验与教训,以及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极感兴趣,争先恐后与专家进行交流,原定20分钟的交流活动,被一再推迟结束。

两个学会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搭建的平台,使与会人员享受了一场道路与交通方面的精彩的技术盛宴。通过学习、交流,使科技创新,为民造福成为一种现实。

                                                                           (亦敏)

学会地下工程专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参观郑州下穿中州大道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

---上海科技节项目之一

2014年5月10日,学会地下工程专委会组织部分委员赴郑州参观下穿中州大道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本次活动列入上海科技节项目之一。来自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城建集团、隧道公司、城建设计院、隧道设计院、同济大学、同济设计院、上海市政总院等单位的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出席。会议由地下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吴惠明副总工主持

2013年5月,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受郑州建委委托进行郑州繁华的CBD隧道工程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在繁华地段施工大断面地下通道施工难度大,隧道公司根据地层和环境现状,创新提出采用大断面矩形顶管机掘进施工的方案,研制1台 “中州一号”7.5m×10.4m世界最大断面矩形顶管机,顺利掘进110m,于3月31日安全准确进洞,实现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第一条隧道顺利贯通。

中州大道是郑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的纵轴线,是贯穿城市南北向的重要快速通道。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2标为下穿中州大道的通道,其包含两个区间隧道,纬四路-商务西三街下穿中州大道工程全长909m,其中隧道段全长775m,顶管段长110m。沈庄北路-商鼎路下穿隧道,工程全长1100m,隧道段全长880m,顶管段长度212m。顶管段均为4 条矩形隧道段,采用一台4.2m×6.9m矩形顶管机施工非机动车车道,一台7.5m×10.4m矩形顶管机施工车行道。大断面顶管最小覆土5.3m,最大覆土9m;大顶管之间横向净距为5m,大小顶管之间横向净距为2.5m。车行通道断面形状特殊且面积大、单次顶进距离长、主要处于砂性土地层。针对以上特点,承建方上海隧道股份设计制造的大刀盘配偏心多轴组合式世界最大断面矩形顶管机,涵盖设计、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全新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机及施工技术体系,诸多工艺在全国同类工程中尚属首次应用。其集中控制、信息全面,人性化操作界面,有效掌控操作信息,行星式的驱动小刀盘,公转、自转的设置,提高了施工的效益与质量。

与会人员参观了现场,并聆听了工程施工领导的介绍,会议展开了交流与互动。大家表示,在地下工程飞速发展的今天,超大断面是发展趋势,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与城市下立交、地下快速路主线及其匝道、过街人行通道和地下管线共同沟、小区地下车库等地下空间利用项目。甚至可以期待通过一些辅助措施,实现地铁车站本体的非开挖建设,

傅德明秘书长在会上指出:在明挖法受到限制的现实中,顶管法就显示出其优越性,对先进技术进行的推广与宣传,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新技术的应用,会受到传统技术的挑战,我们学会要在四新技术的推广方面积极予以支持,大力进行宣传,使先进技术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通过参观学习交流,扩大了地下工程共享技术创新成果,使科技创新,为民造福成为一种现实。

                                                                  (亦敏)                            

市土木工程学会召开上海重大工程技术报告会

---上海科技节项目之一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于2014年5月20日下午1点30时,在上海市科协南昌路59号思南楼901室召开2014上海重大工程技术报告会。本次活动列入上海科技节项目之一。

出席会议的有学会所属50余个团体会员单位的近70名专业技术人员。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会议。

会议围绕今年 “科学生活 创新圆梦”主题,突出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对上海市重大工程进行宣传。

上海城建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中杰介绍了轨道交通16号线建设工程的创新亮点,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金芳副总工围绕“西气东输”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系统工程作了介绍,上海隧道公司盾构分公司李刚总工对郑州超大断面矩形顶管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创新技术进行了展示,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周虹技术总监就上海中心大厦结构工程关键建造的难点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进行演讲。

通过对这些上海的重大工程进行宣传,集中展示上海的重大工程创新的最新成果,惠民的最新成果,为节约能源,确保居民的安全供气作出努力,同时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等政策的落实,为我国其他省市天然气主干管网系统的规划建设树立成功典范。上海的地铁16号线施工为民造福的创新亮点,上海中心大厦施工中的新技术,包括BIM技术的运用成果等,从工程的介绍中,使大家看到不断创新的新技术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动力。超大断面矩形顶管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创新技术直接为我国的地下工程建设作出新的贡献。通过宣传与展示,不断促进大家对新技术的期盼,以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为出发点,从而把无形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

傅德明秘书长在讲话中指出:学会开展的对上海重大工程的技术报告宣传活动,搭建一个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很好的平台,在科技人员中加强学术交流、探索、了解土木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通过经常、持续的学术交流的平台的构建,可以更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学会将进一步秉承为会员服务的宗旨,积极做好对重大工程的宣传、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

                                               亦敏)

学会桥梁专委会联合主办城乡一体化条件下桥梁建设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专题讲座

---上海科技节项目之一

学会桥梁专委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分会于2014年5月16日(星期五)下午在上海市政总院多功能报告厅联合举行主题为“城乡一体化条件下桥梁建设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的讲座,本次活动列入上海市科技节项目之一。活动交流研讨该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上海公路混凝土桥梁预制装配法施工的应用现状。

本次技术交流论坛特邀上海公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査义强指挥长主讲,专题内容以S6工程和嘉闵高架北延伸工程为背景,结合国内外桥梁全构件预制化的发展,针对上海公路砼桥梁施工现状,介绍上海公路砼桥梁预制装配法施工的发展模式以及试验研究等内容。80多位来自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高校的设计与科研人员参与了本次交流活动。

査总以S6工程和嘉闵高架北一段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钢筋模块化”的主要施工工艺,包括钻孔灌注桩模块、立柱钢筋模块和盖梁钢筋模块。同时,为加快小箱梁预制进度,对混凝土材料及配套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一是对原材料进行严格要求,特别是集料规格和减水剂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高性能混凝土,大大缩短了小箱梁浇筑时间和浇筑工人数量。二是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理采用自行研发的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凿毛模式,保证了结合面质量,节约了预制工期。最后,介绍了嘉闵北二段公路工程中所采用的预制拼装式桥梁技术,即立柱、盖梁、带防撞护栏小箱梁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工艺,重点对灌浆套筒连接、金属波纹管灌浆连接两种模式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并演示了国外类似工程的典型应用案例。

本次城乡一体化条件下桥梁建设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的专题讲座,让各位会员对钢筋模块化施工工艺、现代化小箱梁预制、预制拼装桥梁施工工艺的技术要点和主要优缺点有了直接和深刻的认识,从讲座中较为全面地吸取了城市桥梁快速化施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桥梁构件全过程预制拼装的发展进行了大胆、先驱性的探索,提高了类似条件下桥梁的施工和管理水平,为此类型桥梁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桥梁构件全过程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和施工人数,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体现了施工管理人本化,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同时模块拼装式的施工模式对周边环境、交通等影响大大降低,文明施工取得实质性的改善,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符合“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今后建设行业的趋势是采用装配式建设,桥梁构件全过程预制拼装施工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活动为创新科技,为民造福的一项实质性举措。

                                                                    (小祥 亦敏)

学会工程结构专委会组织对浦东世纪大都会工程项目现场技术考察、交流

---上海科技节项目之一

2014年5月23日下午2:00,学会工程结构专委会组织对浦东世纪大都会工程项目现场技术考察和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为2014年上海科技节项目之一

浦东世纪大都会项目(2-3地块)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与张杨路、福山路的交汇处的三角形地块,总用地37898平方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61446平方米,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17680平方米。设计功能为办公、商业。地下部分以地铁六号线区间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块,地上部分划分成6个完全独立的结构单元,设置双柱双墙抗震缝,各结构单体投影范围之外为纯地下室。项目特点:目前国内唯一的紧邻地铁四线换乘站(2/4/6/9线地铁世纪大道换乘站)的超深超大基坑工程。地下四层(基坑开挖约22.8m)。本工程不采用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外墙两墙合一,根据地铁主管部门的意见,采用两墙独立,混凝土内墙独立承担水、土压力。

专家们聆听了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熊天齐硕士的项目讲解,同时对工程进行了现场参观,大家对工程极为关注,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工程结构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学会理事、现代集团王平山主任主持了会议,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参加本次活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房建筑设计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30余名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出席。

本次活动旨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一次学术交流及新技术的推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上海市土木工程建设作出贡献。

                                                         (枕戈)

学会开展对肇庆市阅江大桥工程主桥承台施工专项方案的科技评价

2014年3月13日上午,在上海市科协由市土木工程学会组织并主持了《对肇庆市阅江大桥工程主桥承台施工专项方案》的科技评价。出席评审的专家有建交委钱寅泉技术总监、上海市政总院道桥院岳贵平总工、上海城建设计总院陆元春专业总工、上海市基础集团有限公司金仁兴副总工、上海腾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孙九春副总工以及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的何拥军总工、项目组成员、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十余名专家。

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了会议。对由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肇庆市阅江大桥工程的主桥承台施工专项方案进行可行性、合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评审。

肇庆市阅江大桥工程主线全长3837km,其中主线桥梁2355m,工程水上段从28#墩-46#墩,上部结构为(45+2×70+45)m连续刚构+(2×45+3×45)m预制T梁+(160+320+160)m斜拉桥主桥+(3×45+2×45+40)m的预制T梁。该桥处河宽1500cm,一般水深3.8-9.6m,最深达19.90m。场地属西江阶地堆积平原,总体属现代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南岸为剥蚀残丘地貌,以东西走向为主的低山丘陵。地势较高,且西高东低,沿江两岸修筑了防洪大堤。

该工程施工难度大,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在承建中,反复考察,对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主要工作量、施工总体布局、承台主要材料等进行论证布局,对工程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危险源与应急措施、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等均作出了相关安排。

与会专家在先期审阅了施工方案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听取了项目人员的汇报,经过认真讨论,对该项目提出了具体的评估与指导,认为该项目采用工艺适宜,工序组织恰当,工况表述清楚,钢吊箱及支撑结构合理,计算表明具有主桥承台施工所需的强度和刚度,方案进一步完善后可用以指导承台施工。该专项方案编制内容全面,钢吊箱方案技术可行,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针对性强。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亦敏)

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达国际先进

2014年3月20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组织召开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联合承担的《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技术成果验收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会议,参加评审的有市建委刘千伟总工、同济大学白云教授、吴萌岭教授、练松良教授、广州地铁公司的靳守杰教高、中铁上海设计院周新六教高、上海交通运输协会的周庆灏教高等7名地铁工程、机电装备、运管管理技术专家。

课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机电设备、运营管理,采用自主研发、集成创新、新技术应用等技术路线方法,开发应用30余项四新技术、形成技术专利4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规范标准3本。

根据市域轨道交通线路长、客流大的特点,考虑轨道交通网络中供电方式兼容性、运营检修、城市景观的要求,自主创新研制了直流1500V接触轨受电设计最高速度120km/h的轨道交通A型车,在牵引、转向架、受流器、智能管理等方面形成多项核心技术。首次在国内轨道交通工程中采用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实现全线59公里仅36分钟到达的目标,提高旅客出行效率,减少列车配置数量,节约运营成本及车辆能耗。开发应用了适用高速高压轨道交通的钢铝复合接触轨供电成套设计施工技术、高精度轨道测控技术、预制板式道岔技术,解决了技术难题,提高了轨道质量。

   16号线13.7公里地下区间在国内首次采用单洞双线隧道,开发应用了地铁大直径盾构隧道的中隔墙及其连接构造设计施工技术、管片定位技术,解决了单洞双线隧道运营风压的难题,提高了隧道结构适应长期变形的能力。首次在高架区间中设计了先张法U梁,并开发了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成套施工技术。地下车站深基坑开发应用移动支撑成套设计施工新技术,具有提高支撑架设速度、基坑开挖效率等特点,在围护结构受力、变形及环境控制效果方面较常规支撑具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技术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直流1500V三轨受电设计最高速度120km/h的轨道交通A型车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也为快速发展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技术迈向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新的贡献。

                                                                                (德明)

学会给排水专委会召开《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交流讲座

2014年3月20日下午,学会给排水专委会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交流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如期举行。给排水专委会委员、会员及同行专家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议邀请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支霞辉博士就《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局部修订工作做一介绍。而后,支博士及其团队还与在座的各位会员、同行进行了热烈地交流、互动。

会上支博士先对《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修订背景进行了介绍。在201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文要求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完善修订《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完成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范,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以造福于民。而后,启动了规范的制定。支博士详细介绍了此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从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排水管渠和附属构筑物、泵站、检测和控制等多方面进行细致地解读。最后对修订工作作了总结。

讲座的内容得到了大家热烈互动,与会者各抒己见,对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工作中的实际经验进行分享。

                                                                                 (玉琼)

学会给排水专委会召开部分联络员秘书工作会议

5月13日下午,学会给排水专委会假座上海市科协会堂召开部分联络员秘书工作会议,近20名联络员出席。给排水专委会秘书沈玉琼部长主持了会议,会议对上半年工作做了总结,并对5月21日与22日即将在国际展览中心M4—M46会议室召开的新形势下城镇水务及污泥技术发展论坛进行了参会动员。

会议指出,本次论坛属于环博会的一部分,届时,将有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20余名资深水务专家共话新形势下排水防涝和污泥处置技术、污水及污泥处理新技术应用、自来水厂运行和管理的经验交流等三大主题等议题。演讲专家包括全国设计勘察大师,市政总院张辰总工、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戴晓虎院长、中国水利水电院程晓陶副总、北京市政总院杭世珺副总、德国LEVAPOR生物膜技术中国首席代表余毅坚硕士以及麦穗海、唐建国、陈华、黄建元、高乃云、陈国光、张东等专家。

会议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听取了土木工程学会关于学会工作的相关议题以及加强学会建设,在落实三个服务一个加强中如何发挥联络员秘书桥梁纽带作用的意见与建议。

与会人员表示要积极发展会员,增强学会的生命力,积极参与学会的各项学术活动。做好动员,组织会员参加今年的环博会。

                                                                                (亦敏)

“第十五届中国环博会----新形势下城镇水务及污泥技术发展论坛”举办

由上海土木工程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联合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同济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环博会----新形势下城镇水务及污泥技术发展论坛” 5月21日至5月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本次会议共分了3个分论坛,其中包括5月21日上午举行的“新形势下排水防涝和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论坛;5月21日下午举行的“污水及污泥处理新技术的应用与案例”论坛和5月22日上午举行的“自来水厂运行和管理的经验交流”论坛。学会给排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李田教授主持了5月22日上午举办的第三场分论坛。我国水务行业著名专家张辰、戴晓虎、杭世珺、程晓陶、黄建元、高乃云、陈国光、张东、陈华等分别作关于排水防涝、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和供水方面的专题报告;威立雅水务也就最新技术成果和设备的应用案例作专题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污泥、污水、排水、供水行业的100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交流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经验。

在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的论坛学术报告会上,学会给排水专委会名誉主任张辰大师作了《城镇排水标准与内涝防治》的主题演讲;麦穗海理事作了《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特性及在城镇污处理中应用分析》的演讲;陈国光教授作了《加强水质管理,确保供水水质》的演讲。

为期一天半的大会共交流了10几篇技术报告,内容广泛,贴近工作实际、反映了给排水专业的科技前沿,会议论文以《净水技术》杂志社名义出版了论文集专刊。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蓓莲 亦敏)

2014第七届中国国际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展览会即将召开

 

2014年6月17-1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展览会将携手第九届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Rail+Metro China 2014)与中国国际物流、交通运输及远程信息处理博览会三展联袂,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再度闪耀上海。展会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等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南车、北车等单位协办。

同期,将举办2014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研讨会。会议将围绕隧道施工技术创新与施工机械化,重点探讨施工的机械化发展现状和未来的方向、硬岩掘进技术和海底隧道建设的最新发展动态。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长、国际隧道协会执委、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嘉宾将带来精彩的专业演讲,共同探讨行业新知。我们诚邀您的参与!详情咨询:021-62956677

团体会员单位简介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铁上海工程局”)2010年在上海登记注册成立,于2014年1月1日更名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企业和世界品牌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全资成员企业。

中铁上海工程局企业总资产80亿元,下辖五个全资子公司、五个分公司,并在北京、沈阳、武汉、福州、成都、西安设立了六个经营性办事处。公司现有员工5970名,其中一级建造师156名,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8名,各类专业及技术管理人员2700余名,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员210名。设备总资产10亿元。
    中铁上海工程局战略定位为具有卓越专业技术和管理的工程承包服务商,并致力于经营以建设工程为主的投融资业务。公司产业结构合理,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环保水务、公路、市政、桥隧、建筑及安装七大工程领域拥有卓越管理、领先技术、精良装备和专业队伍,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突出。
    中铁上海工程局成员企业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参建了以京九、青藏铁路、石武、武广客运专线等为代表的50余条国家铁路重点工程。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天津、苏州、杭州、宁波、无锡、昆明等中国大中城市的50多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参建了济青、莘松、沪宁、乍嘉苏等40余项国道主干线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了以芜湖长江大桥、上海长江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柳州双拥大桥、宜万铁路鲁竹坝2号隧道、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金沙洲隧道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重点桥隧工程;承建了70余项大中型净水及污水、污泥等处理工程,其中武汉三金潭污水处理、上海白龙港污泥处理、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双线顶管等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世界领先。先后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9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6项,全国用户满意建筑工程奖5项,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1项,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10项,省部级优质工程74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环保工程奖7项。并拥有国家专利27项,国家级工法8项,省部级工法33项,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主编或参编国家行业规范、标准4项。2011年,中铁上海工程局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和上海市“用户满意施工企业”,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先进企业。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11月5日,是为建设新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而设立,当时名为燃料工业部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局;2001年7月31日,由水利部划归上海市,2003年12月31日至今,归口上海市国资委管理。2004年8月,正式工商更名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单位级别为正局级。职能部门8个,生产部门11个,研发部门1个,全资子公司4个,控股子公司2个,参股公司2个,国内、外分支机构10个,包括尼泊尔办事处、伊朗代表处。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上海院在职员工689人,从业人员946人;离退休人员253人。上海院本部在职员工专业技术人员占94.14%,其中高级职称占40.48%,中级职称占29.3%,初级及以下职称占24.36%;大学本科学历占54.95%,研究生学历占34.07%35岁及以下人员占52.01%

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获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院、全国勘察设计行业诚信单位、上海市优秀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利示范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创新型企业、上海市卓越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上海市平安单位和上海市治安安全合格单位等荣誉称号;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授予我院AAA+最高信用等级。

主业范围为水利、电力、环境、建筑、市政(给排水)、水运等工程提供全过程服务。其中,水利业务包括大中型水库枢纽、引调水、灌溉排涝、河道整治、城市防洪、围垦、水土保持等全行业;电力业务包括水电(含抽水蓄能、潮汐)、风电、太阳能、输变电(220千伏及以下)等业务;环境业务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江河湖泊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水生态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等业务。

服务模式提供工程的科研、勘测、规划、设计、咨询、监理、监(检)测、项目管理和总承包等全过程技术和管理服务。

    现有资质主要有六大类,分别是工程勘察类、工程设计类、工程咨询类、工程监理类、工程监检测类和其它。

2009年,我院制定了院总体战略:以咨询设计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水利、水电、新能源、环境工程为特色,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具备工程全过程技术与管理服务能力,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具有雄厚实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明确“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发展思路:1、以战略为引领,着力推进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坚持主业方向,着力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3、大力开拓海外咨询业务,着力推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对主业发展和战略实施的技术支持。5、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形成与业态相适应的管理模式。6、增强融资能力,加大投资规模,着力拓展市场业务来源。7、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8、着力打造上海院特色企业文化,加强和谐企业建设。

我院在城市水利、海上风电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潮汐河口大型避咸蓄淡水库、区域饮用水源优化配置、水质改善技术集成等河口治理与开发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河网数学模型应用、土工合成材料检测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以下八个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一是流域综合规划设计;二是城市水利设计;三是风电新能源设计;四是抽水蓄能及中小水电站设计;五是河口综合治理及水源地建设;六是水生态水环境研究与治理;七是水利枢纽设计及水库除险加固;八是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保护及水土保持设计。

    我院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并以此带动企业品牌升级。年科技研发投入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3%,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级优秀奖13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省部级勘察设计成果奖255项;获得专利107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科技攻关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创新行动计划等3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编了规范5部,参编标准与规范13部,参编相关技术书籍3部等。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0.897亿元、利润总额0.029亿元,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约2.335亿元、利润总额0.125亿元,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54亿元、利润总额0.456亿元,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17亿元、利润总额0.512亿元。近10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23%,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33%。

恢复上海院以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建设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为榜样,积极开拓创新,在水利、电力、风电、环境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和第一。如,国内首批超过百米级碾压混凝土坝——福建棉花滩水电站;国内首创混凝土面板混合堆石坝——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国内最大竖井半地下式厂房——江苏沙河抽水蓄能电站;亚洲第一座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全国首个获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的海上风电规划——上海市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国内首台安装在海上的5MW风机——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二期5MW风机样机;世界最大的避咸蓄淡水库——上海青草沙水库;亚洲首例双孔护镜闸门——南京三汊河口闸;国际首创的单铰悬挂闸门——上海苏州河闸桥;国内首座两河斜交直管式立交——江苏望虞河望亭立交;亚洲流量最大的斜轴伸式泵站——太浦河泵站;罕见的轨道交通地下洞室透水事故处理工程——上海轨道交通4#线江中段修复工程;太湖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太湖蓝藻治理);国内第一个采用沥青混凝土护面全库防渗的监理项目——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我国水利系统第一个试行监理的项目——广东天堂山水库等。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具有百年历史的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现隶属于中国交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航道施工企业。公司主营航道疏浚、整治、围堰吹填和航道勘察、设计、测量,兼营船舶修造和疏浚机具、航标制造等业务。具有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航道勘察设计甲级、测绘甲级等资质。公司多次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被评为“企业合同信用AAA”和“企业信誉AAA”单位。公司资产总额近200亿元,拥有世界先进的“新海凤”、“新海虎”、“新海龙”轮等自航耙吸挖泥船29艘,拥有“新海蛟”、“新海燕”、“新海鲲”等绞吸挖泥船15艘,以及其他工程、辅助船舶总计百余艘。自航耙吸挖泥船总舱容量18万立方米,绞吸挖泥船总装机功率16万千瓦,年疏浚生产能力超过3亿立方米,位居国内第一。
公司以雄厚实力、精湛技术和优良业绩享誉海内外,先后承建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和疏浚工程,使全长90多公里的航道水深由-7米增深到-12.5米以上;承建了洋山深水港陆域形成和航道疏浚,上海青草沙水库圈围、唐山曹妃甸通路路基和工业区围海造地、天津临港工业区围海造地、黄骅港航道疏浚及钦州、虾峙门、连云港30万吨航道工程等几十项国家和省市大型重点工程项目,为中国港口和水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1981年以来,公司在南美、东南亚和非洲等十几个国家承建工程百余项,为中国疏浚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目前公司控股并运营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2人,教授级高工16人,高级职称315人,中级职称871人;拥有国家级工法5项、省部级工法25项;拥有授权专利114项,其中发明类12项,实用新型类7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5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交通运输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和“工程建设金奖”;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获“国家质量金奖”;洋山深水港工程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精品工程”之一,洋山深水港一、二期工程分别获得“国家质量银奖”和“鲁班奖”。
    公司在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创造财富、回报股东、造福员工 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用心浇筑您的满意,为社会、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疏浚公司。

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系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市政建设企业,注册资金人民币1亿2千万元。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可承建国内外公路、隧道、航务航道、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施工,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建筑施工技术咨询等内容。公司集股东单位群体优势于一体,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公路工程总承包二级、港口与海岸工程专业承包二级,机电设备安装专业承包二级、房屋建筑总承包三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三级等资质,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体系认证。

一、创优秀企业 追求卓越成就

自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公司积极依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的品牌优势,不断开拓工程设计项目及EPC交钥匙工程总承包模式项目,其中完成工程设计项目有:多条西宁市道路工程、西宁市尹家沟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青海平安县污水处理厂工程、温岭市多条道路桥梁工程、牙买加经济住房项目市政配套工程等;以EPC交钥匙工程总承包模式先后完成了8400吨/日的大庆含氰污水处理扩建工程、徐泾自来水厂生物预处理工程、吴江运东污水处理厂工程总承包项目、黄浦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闵行自来水二厂一期改造工程、曲阳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工程、重庆药厂一分厂及二分厂污水处理项目、朱家角朱溪路泵站工程、朱家角污水处理厂及老镇区污水管网工程、嘉兴滤池配水系统项目、凤翔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青浦区练塘污水厂深度处理工程、龙华污水处理厂后续完善工程、徐泾支线工程、伊宁路道路及桥梁工程、茅台路人行地道工程、重庆川染能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水厂及管网改造项目工程等。

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负责EPC项目的管理和施工任务,明确EPC工程的业务核心地位,认真构建以市政EPC工程为主,道路、桥梁、顶管、轨道交通、地基基础等市政工程施工为辅,BT项目占一定合同份额的经营业务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公司在轨道交通、市政道路、中小型桥梁、深基础施工、大口径顶管、河道工程、雨污水泵站等市政专业领域施工管理上的优势,着力转好资源整合,探索EPC工程施工的新思路、新举措,提升项目管控能力,切实增强施工技术、施工效率及经济效益,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二、建放心工程 彰显市政品牌

    近年来,公司遵守市场规则,以“上海建工”的品牌优势和科研力量,积极参与上海的重大工程建设,涉及上海市苏州河污水截流、磁悬浮列车路基、同三国道高速公路、轨道交通、虹桥枢纽、世博建设、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等工程,同时面向全国,积极承建了安徽省芜湖市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天津塘沽永定新河主跨为250米的斜拉自来水管管桥工程(国内跨度最大的斜拉管桥)、浙江省宁波市科技园区外排污水管工程和东外环通途路、北外环路工程、舟山市大陆连岛桃夭门大桥工程、山东省济南市绕城高速公路立交桥工程、贵州省镇宁至水城公路工程、江苏省常州新北区江边工业水厂取水工程、太仓港环保发电机组取水排水工程等。并且获得了省级、市级的优秀称号,积累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总承包施工管理经验。

市政建设施工项目一般都为公共工程建设,具有很大的公益性,其施工过程直接暴露在民众的视野中,为市民所关注,从而对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很高。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开拓、提高效率、降低污染,把项目施工以最短的工期完成,把对城市(镇)交通及市民生活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并根据市政工程项目涉及面广、建设环境复杂、未知因素多、工期要求紧迫、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等特点,大力加强工程管理制度,突出建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态度,增加受益范围,彰显市政建设企业的知名品牌。

三、树一流信誉 打造精品工程

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遵循企业理念,不断为城市打造了多项精品工程,并积极承接各种大小型市政项目,力争追求品质的保证,树立了一流的市场信誉与口碑,在优化管理制度的同时,积极完善工程后续工作,增加工程的满意度。公司所建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及市级工程奖项,世博轴地下综合体工程荣获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荣获2010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10标被评为2010年上海市市政工程金奖;大芦线航道整治一期19标获2010年上海市建设工程金属结构金钢奖;公司也多次获得年度上海市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称号。

与此同时,公司专门设立技术设计部,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市政配套工程设计工作。近期,公司技术设计部不断承接多项工程,包括青海省平安县污水处理厂、牙买加经济住房项目市政配套工程、温岭市万昌北路金清港大桥工程(EPC)等项目,其中牙买加经济住房棕色地块市政配套工程项目需派遣设计代表常驻现场,以协助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体)总公司项目组解决工程中的图纸技术及施工配合问题。此项工程建设解决了棕色地块的交通、居民饮水、污水排放问题,使得受益人口达到近2000人,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该地块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满足并符合牙买加政府的要求,使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在国外项目不断创造辉煌篇章。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