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4年01月31日 06:11:20
土木工程简讯
土 木 工 程 简 讯124期2012年9月28日
发布时间:2012-10-07 15:37:52      

学会召开十届四次常务理事会

市土木工程学会十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于2012年8月15日(星期三)下午2时在申通地铁有限公司召开。20余人出席。

会议由应名洪理事长主持。傅德明秘书长作了学会2012年上半年工作回顾和下半年工作要点报告。会议着重讨论了学会下半年各专业委员会的改选事项及学会发展,成立土木工程建造专业委员会的动议等相关议题。

会议指出:2012年上半年学会召开了旨在开展好各类学术活动为目标的学术工作领导小组、对外交流领导小组和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召开联络员、秘书2011年度工作会议并在浙江召开联络员、秘书工作会议,落实今年工作。

上半年共完成重大学术活动14项,参加人数达963人,其中科技节6项。参与人数300余人。上海科技论坛1项,材料学科发展报告1项,学术活动涉及桥梁工程、给排水、燃气安全、工程结构、计算机、工程材料、地下工程、预应力等。举办培训班二期,参与人数120人,完成科技评价项目15项。今年以来新发展团体会员单位12个,发展个人会员520名。学会还抓好信息报道、简讯编撰、会费收缴等一系列工作。常务理事们首肯学会上半年的工作,并对学会下半年即将组织的工博会项目、学术年会项目、专委会学术年会、其他学术活动及学会专业委员会的改选事宜进行了讨论与落实。

为适应形势需要,更好的开展上海在土木工程建造技术领域里的学术活动,学会常务理事会提出成立相关专业委员会的动议,学会副理事长、建筑科学研究院张燕平院长、副理事长、上海铁路局王志平副局长、白云副理事长、学会常务理事们纷纷发言,城建集团副总裁周文波总工、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副董事长张辰总工、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李亚明总工,上海交大黄醒春教授、同济大学尤建新教授等对成立新的专委会畅谈意见与建议。会议讨论热烈。

应名洪理事长在会上总结指出:上半年工作的出色顺利完成,与我们学会各级领导和各专业委员会与学会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为下半年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要进一步以“三服务一加强”的理念做好下半年工作,重在落实,其中包括:进一步开展好学会的各项学术活动、做好各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开展学会理事会换届准备工作,为在上海的土木工程领域内更好的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作出努力。

                                                              (亦敏)

学会承办的“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集成与重大装备国产产业化”上海科技论坛召开

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办,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承办的“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集成与重大装备国产产业化”上海科技论坛于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上午9:30在永嘉路18号上海城投总公司举办。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相关领导,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城投公司顾金山副总经理,学会傅德明秘书长、城投公司科技处赵爱华总经理、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元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计十余位专家学者。

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了会议。顾金山副理事长对本次上海科技论坛的主题作了诠释,指出上海市科协每年举办的上海科技论坛已经是一个品牌活动。我们学会今年承办的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集成与重大装备国产产业化的论坛,对上海的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有着特别的意义,上海的水处理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治理,使水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由分散排放变成了集中排放,从原来的加强处理到了一级A的处理,但是污水处理中的衍生物即污泥处理,也从隐形到了显性,水处理中的污泥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环境问题。目前上海的污泥3000吨/天,2000吨在中心城区,通过城投能有效处理的只有1500吨/天,其余的通过其他途径处理,整个处理的要求、工艺及处理设置、选址等尚未形成完整的处理系统,污泥处理大的方向有填埋、焚烧、综合利用等,其项目选址、设施建设、规划选址等除了技术外,还有一个政策上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投入。

学会理事会在年初将此项目作为上海科技论坛项目向上海市科协申报,也是出于对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希望通过专家们的集思广益,提出一些真知灼见,为市领导决策建言献策,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方面,贡献出我们土木工程学会专家的智慧。

论坛中,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董事长,国家级大师张辰总工,围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与工程实例作了演讲,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麦穗海董事长就污泥处理处置的经济战略作了演讲,上海交通大学朱南文教授作了污泥处理处置热点问题报告,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周新宇副总经理围绕污泥臭氧氧化技术新探索作了探索,上海元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洪建林总工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高温好氧发酵处理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和示范应用作了演说。

专家们的演讲与阐述,为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开展与实施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也介绍了一些新技术与新工艺。

市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朱子文老师也作了发言,认为专家们的发言很有价值,技术上很前沿。要求大家为上海的城市污水、污泥处理献计献策,同时在论坛后,能否设计进一步开展一些交流互动。形成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供相关部门及领导参阅,为上海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作出努力。

傅德明秘书长最后指出,专家们从各自不同角度,介绍了污水、污泥处理的国内外的发展与先进技术,污水、污泥处理已经越来越来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还有一个过程,相信这些新技术,新工艺一定会为上海城市建设与管理作出贡献,我们土木工程学会的专家学者要为上海的城市管理贡献出我们的聪明与才智。学会也会在会后,对今天的会议作出总结,为政府部门提供建言献策。

(亦敏)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展开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于2012年9月27日上午9时,在上海市科协会堂思南楼902室拉开序幕。首次换届的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5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地下工程专委会第十届专委会杨国祥副主任委员主持。地下工程专委会第十届专委会主任、学会常务理事周文波副总裁作了地下工程第十届专委会工作报告。他指出:拥有地下工程专业500余名会员的地下工程专委会是学会的一个大专业委员会,四年来,委员会围绕上海地下工程的蓬勃发展,本着充分发挥专业委员单位作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宗旨,紧紧依托重大工程,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不但增强了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和凝聚力,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其中包括:依托重大工程,发挥资源优势,进行技术交流;搭建技术平台,借助有效载体;举办高风险、高难度技术专题研讨会;积极参与组织国际隧道年会,创建学术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委员单位作用,积极举办相关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提高学会专委会影响力;拓展学会联合办会思路,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紧紧围绕学会主要工作,配合学会相关活动;贯彻好理事会精神,加强会员队伍新生力量的发展;专业委员会长期以来坚持学术为主、会员为本,勤奋工作,积极活动,大力推进土木工程科技进步,被学会授予2009-2010年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先进专业委员会光荣称号。

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代表学会传达了理事会换届选举的相关精神后指出,今年三月以来,学会按照理事会制定的改选原则与方法,进行会员、委员会籍统计清理,发展了600余名个人会员与一些团体会员,为学会土木工程领域增加了新鲜血液与有生力量,使学会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会于8月15日召开的常务理事会,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改选工作提上了日程。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是我会目前第一个换届选举的专委会,该专委会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在充分征求各团体会员单位意向的基础上,反复酝酿,多次协商,今天正式进行换届选举。地下工程专委会也是学会一个大专委会,会员人数众多,人才济济,拥有刘建航、孙钧院士及王振信、桂业琨、邵理中等许多老资格的地下工程专家,在开展学术活动方面有很好的传统,四年来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希望通过今天的换届选举,承前启后,更好的发扬地下工程专委会在学术活动、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强强联手的优势。

傅德明秘书长指出:这次学会改选工作做得比较细,依托各团体会员单位,对会员的会籍进行了广泛的清理,发展了近600余名个人会员,城建集团及所属单位、建工集团及所属单位、申通地铁集团及所属单位、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建科院、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一大批团体会员单位,其中大部分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青年骨干,为学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不为人关注的现状中的生存、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四年一度的改选的目的应该是学会生存、发展的动力。

今天地下工程专委会作为学会首个换届选举的专委会,希望他的成功,能为其他专委会做出表率,接踵而来还有12个专委会的改选及土木工程建造专委会的成立,希望全体会员单位与会员共同努力,为土木工程学会这个古老的专业的不断发展,积极创新做出努力。

上午10时,地下工程专委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改选正式进入议程,杨国祥副主任委员介绍新一届委员会委员名单及产生过程,而后进行了等额选举,新一届专业委员会产生委员候选人63名。大会宣布,出席会议的有52名委员,有效选票51张,全部同意的为51张,本次选举有效。新一届的地下工程专委会由63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为隧道股份公司朱雁飞总工,副主任委员有申通集团毕湘利总工,隧道设计院曹文宏副院长、市政设计总院孙巍副总工、同济大学土木学院黄宏伟副院长、基础公司郑坚副总工程师、城建集团科技部林家祥主任、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王挥副院长、隧道股份公司吴惠民副总工程师。顾问委员为孙钧院士、刘建航院士、王振信专家、傅德明秘书长等9位老资格的专家、学者。新当选的地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朱雁飞总工谈了新班子的工作设想。

会议期间,还观看了GPST施工技术短片,宣传了地下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亦敏)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被授予“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单位”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等学会在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被被授予“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单位”

市科协在会上表彰了我会等相关学会,在上海市科协2003年起每年坚持学术年会的十年来,为科协系统所属团体和科技工作者搭建了的多学科、综合性、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开展了学术交流,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和调动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表彰和激励在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中,认真做好组织动员工作,学术交流活动质量较高,成果明显的单位,经市科协研究决定:授予我会等52家单位为“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单位”。

                                                                          学办

 

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2012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

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2012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于2012年8月2-3日在上海银河宾馆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桥梁与地下工程的专家学者及英国、意大利、日本的专家计360人。国际隧协副主席白云、国际桥协副主席葛耀君,原国际隧协主席马丁,国际隧协副主席瓦格纳、日本地质地盘研究所桥本所长等出席了会议。

8月2日上午由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了开幕式及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二局徐 进副局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李永盛副理事长,学会白云副理事长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工程院孙钧、林元培院士分别作了演讲,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作了演讲,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苏权科总工程师也在主题报告中作了演讲。上午的圆桌会议分别邀请同济大学、鲁东大学、清华大学等专家对大型跨江越海通道建设进行了展望。

8月2日下午与8月3日全天两个分会场分别以桥梁与隧道为主题召开会议,41位专家围绕中外桥梁与隧道方面的最新技术与最新设计作了演讲。大会围绕长大桥隧发展与展望的主题,涵括的主要内容有典型桥隧结合工程项目分析与展望(港珠澳大桥、琼州海峡通道、渤海湾跨海通道、厄勒海峡通道等),大型桥梁工程建设与展望,大型隧道工程建设与展望,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等。

会议指出:随着城市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一批大型跨江越海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将我国的桥梁、隧道领域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创新、安全环保、绿色节能等众多新理念的挑战。为更好地应对以上机遇和挑战,在上海召开了此次会议有其特别的意义。

桥梁与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发展最快的2个技术领域。在7月29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一位伟大的英国桥梁工程师——布鲁内尔,他是英国工业时代一位真正的天才和最著名的工程师。

上海也是中国桥梁和隧道工程最多的城市。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41年前的1971年上海在我国首次采用10m盾构掘进1400m建成第一条穿越500m宽黄浦江的中国第一条水底道路隧道。1991年上海在中国首次采用斜拉桥技术建成跨度为423m的南浦大桥。目前在黄浦江上,已建成10座公路大桥;在黄浦江底下建成11条道路隧道。2005年,上海建成连接洋山岛长31公里的东海大桥。2009年,上海建成举世闻名的长江隧桥工程,桥隧总长25.6km,其中2条8公里长的隧道采用2台世界最大直径15.45m的泥水盾构掘进施工。上海地铁20年建成11条线427公里,约300公里采用隧道、100公里采用桥梁。2008年一年中,上海地铁同时有97台盾构在地下掘进施工140公里隧道,成为隧道工程史上的盛举。

近10年来,我国桥梁和隧道工程技术通过学习、实践、创新、超越,发展日新月异,逐渐成为世界桥隧强国。我们在长江上建成了几十座大桥,在长江底建成近10条道路、地铁、输水、输气隧道。我国已建成的跨海大桥有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舟山跨海大桥、青岛跨海大桥。在建的世界最长的35.6km桥隧结合的港珠澳大桥工程规模更大、难度也更大。

桥梁结构不断向更长、更高、更大、更柔的方向发展,隧道施工向大断面、长距离、大深度方向发展。桥梁、隧道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等相关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全寿命设计对桥隧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安全和风险控制、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对桥梁隧道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桥梁和隧道多种复合功能的需求不断增长等等。

两天的会议,世界桥梁隧道工程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交流和共享了工程经验和技术成果,展望了工程和技术远景。

本次会议得到了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的支持。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了会议。

                                                                        (亦敏)

第三届刘建航院士奖励基金颁奖大会暨学术报告会

2012年9月12日下午,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刘建航院士奖励基金颁奖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会场举行。刘建航院士向在地下工程技术领域作出贡献的16位青年科技人员颁奖。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应名洪、上海市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干观德、市建交委党委副书记朱利明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傅德明秘书长主持了学术报告会,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技术中心技术总监王秀志作了《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运营》的报告,上海市隧道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陈鸿作了《港珠澳大桥沉管方案介绍》的报告,太平洋保险公司理赔部副总经理毛俊嵘作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的报告。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和上海城建集团的120名技术和管理人员出席了大会。

                                                                         (明)

2012年皖苏浙沪四地土木建筑学会

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9月在安徽黄山召开

 

2012年第4届长三角三省一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于2012年9月19日在安徽黄山举行。来自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的建筑结构专家100余人出席交流会。本次活动列入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活动项目。会议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和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得到了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的大力支持。

安徽省建筑土木学会理事长徐鸣天、黄山市建委主任程世威、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傅德明、浙江省建筑土木学会秘书长施祖元、江苏省建筑土木学会秘书长李剑出席会议并致词。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金毅夫、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亚明等出席会议。

会上,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王平山副主任委员作了《工业化住宅调研报告》的主题发言,谈到了工业化住宅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干钢总工作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发展概况与国外管桩的比较》的主题发言,介绍了我国相关管桩的标准规范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进行了阐述。东南大学张志强教授作了《建筑结构减震研究新进展》的主题发言,介绍了国内外已发生的地震状况,以及消能减振阻尼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合肥工业大学叶献国教授作了《超高层建筑的性能设计(能量分析)及振动台试验-以巨型框架为例》的主题发言,介绍了超高层建筑的现状、性能设计的分析方法,以及振动台试验和破坏形式。

会议就当前的学术热点工业化建筑、结构减震隔振技术、基础设计和超限抗震审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来自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中房设计院、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安徽省建筑设计院、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大、合肥工大、上海维固工程公司等设计、研究、施工单位的专家在会上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三省一市建筑土木学会的秘书长也进行了工作交流。

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增进了长三角地区土木工程领域及学会间的进一步了解,在加强四地合作,积聚发展思路,展示技术成果,提升管理水平,推动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同时,也为转型驱动,创新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明、枕戈)

学会桥梁专委会联合举办波折钢腹板组合梁桥设计与施工实践专题研讨讲座

 

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下午,学会桥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桥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波折钢腹板组合梁桥设计与施工实践”专题学术报告会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4号楼多功能会议厅举行。讲座特邀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组合结构桥梁专家刘玉擎教授主讲,100多位来自各家设计单位和高校的设计与科研人员参会。本次活动列入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项目。

刘玉擎教授长期从事大学教学及组合结构桥梁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波折腹板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组合连续梁桥的研究》、交通部西部交通项目《西部地区钢-混凝土混合梁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新型FRP组合桥梁结构动力响应机理与评估》,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与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相关有20多篇,并完成专著《组合结构桥梁》,在国内首次论述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

刘玉擎教授是多家国内设计、施工单位的技术顾问,工程理论与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刘教授结合国内外波折钢腹板组合梁桥的实践,详细介绍了波折钢腹板组合梁桥的提出缘由、建设现状、设计计算方法、施工架设方法、技术优势以及关键技术问题等,并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装配式组合梁标准结构的发展情况。

本次波折钢腹板组合梁桥的专题研讨,是为桥梁专业的技术人员搭建的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讲座、研讨使各位会员对波折钢腹板组合梁桥的设计要点和主要优缺点有了直接和深刻的认识,从讲座中较为全面地吸取了波折腹板组合梁桥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了这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的设计理论水平,为此类型桥梁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祥 俊杰)

地下工程专委会四年工作总结摘要

1、依托重大工程,发挥资源优势,进行技术交流

四年来,充分利用委员单位在建的重大工程,先后组织会员300余名对不同类型的工程进行参观、交流,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不仅使广大会员开拓了视野,而且增强了规划、设计、施工等单位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其中包括对长江原水过江管工程是青草沙水源地的参观;组织会员参观上海外滩通道工程;2011年组织会员到浦东世纪大都会工程进行参观交流等。

2、搭建技术平台,借助有效载体,举办高风险、高难度技术专题研讨会。

结合上海外滩通道工程,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11月在科学会堂举办了“外滩通道技术研讨会”。该研讨会作为工博会上海科技论坛项目之一,十余家新闻媒体作了相关报道,引起了工程界技术人员的共鸣。

3、积极参与组织国际隧道年会,创建学术品牌效应

回顾委员会近几年工作,最具影响力的是创建了“国际隧道年会”,从200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从最初的尝试到如今彰显学术活动品牌效应,被世界隧道协会的专家誉为“世界隧道会议中最好的学术论坛之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中国工博会科技论坛”常设论坛项目。

该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和地下专委会依托单位——上海隧道股份联合举办。两年一次的盛会每次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500多名学者、专家参加,五届年会,五个不同的主题,见证了上海重大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隧道工程师的创造能力;见证了我国隧道工程界与国际隧协的进一步合作,展示了中国隧道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

通过有影响的国际隧道工程学术活动,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提供了技术交流研讨的舞台,有助于中国隧道工程界与国际隧道协会的沟通,有助于进一步建立互信合作关系。

4、充分发挥委员单位作用,积极举办相关技术交流。

2009年10月与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联合举办“土木工程数值模拟应用技术”交流会,会议主要就高级岩土工程三维分析软件进行了模拟介绍,交流会使设计单位、大专院校、施工单位拓宽了思路,为新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开拓了视野。

由地下工程专业委员单位同济大学等举办的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在同济大学隆重召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谭庆琏部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城建集团、隧道股份等地下专业委员单位出席了会议。来自德国、香港、台湾、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的专家和学者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内容涵盖了岩土、隧道、桥梁、水利、结构、交通等与工程风险与保险相关的各个领域,本次会议被列入上海市科技论坛项目,研讨会对推动国内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风险管理,针对重大安全风险,科学制定保险策略,实现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快速、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与日本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分会在同济大学共同主办了第二届中日隧道安全与风险会议,地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宏伟教授主持了会议,研讨会探讨了最新世界盾构隧道施工方法,即无工作井盾构施工方法。

5、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提高委员会影响力

积极参加海峡两岸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环境工程高级技术论坛,地下专业委员会作为主办单位,参与了论坛的大量工作,其中地下专业委员会的周文波委员做了《我国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综述》、傅德明委员做了《上海地铁多线换乘枢纽站工程》、桂业琨顾问委员做了《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风井无人沉箱施工技术》等专题报告;2008年孙钧院士、杨国祥委员等参加海峡两岸桥梁隧道工程学术研讨会,并分别作了《台湾隧道工程建设的风险分析》、《超长距离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若干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等专题演讲。在上海市政行业科技活动周中,委员单位做了《四号线修复工程》报告;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修复工程综述》等论文参加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论文评选。

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既加强了专业委员会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也扩大了委员会在社会乃至国际上的影响。

6、拓展学会联办思路,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008年10月地下专业委员会联合上海力学学会一行30余人参观上海超算中心、上海盾构设计试验中心,了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盾构制造技术及计算机与地下工程之间的联系,开拓了视野,加强了行业间的交流。两个学会就各自领域的管理、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相互取经。通过联合办会的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开拓委员们的视野。

2009年5月,专业委员会和力学学会产学研委员会共同组织参观了长兴岛造船基地和长江隧道工程。此次参观活动,由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周文波率队,著名工程力学专家、岩土力学及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孙钧院士等出席。

2009年两个委员会还共同参观了长江隧道指挥部展示厅,通过组织会员现场参观交流,与建设方、施工方面对面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7、紧紧围绕学会主要工作,配合学会相关活动

(1)配合学会举办 “地下及隧道工程安全监控技术和工程事故防范培训班”。

配合学会分别于2009年3月和4月份举办了两期 “地下及隧道工程安全监控技术和工程事故防范培训班”,人数达300余人,为进一步提高地下及隧道工程建设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规范工程施工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防范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做出贡献。隧道股份总经理、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周文波博士,隧道股份总工程师、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国祥教高工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对着力提高工程安全监控技术水平和加强工程事故防范做出了专委会的努力。

(2)配合学会,积极参加地铁学术年会

由上海土木工程学会等举办的“2010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二十届地铁学术交流会于11月在上海举行。地下工程专业委员单位积极参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上海城建集团(公司)、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公司等多家单位积极参加了本次技术论坛,发表论文多篇,并做了交流发言。为探讨在低碳经济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可持续发展,展示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成果做出贡献。

(3)积极参与2011年上海市科普开放日活动,专业委员会参展项目是由上海隧道工程公司提供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地铁盾构“先行号”模型,市民们对我会的展台表示了极大地兴趣并与相关工作人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与询问。

8、紧紧围绕学会精神,加强会员队伍新生力量的发展。

本着让更多的新生力量服务学会,受益学会的宗旨,2010年、2012年委员单位申通地铁集团公司、城建集团、同济大学、交通大学、隧道股份、市政集团公司等先后发展了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会员,壮大了学会的会员队伍,也为学会的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目前会员数已达到500余名。

专业委员会长期以来坚持学术为主、会员为本,勤奋工作,积极活动,大力推进土木工程科技进步,被学会授予2009-2010年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先进专业委员会光荣称号。

地下专业委员会将在改选后的新一届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继往开来,再接再励,借助有效工程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争取更大成绩和荣誉。

团体会员简介

上海黄浦置地(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上海黄浦置地(集团)有限公司是经黄浦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集团。主要承担老大楼置换开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授权公房经营与管理、公共租赁住房投资运营管理、物业管理等业务。

集团紧紧依托区域资源,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致力于老大楼置换改造和开发利用,在优秀历史建筑“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策划定位、修缮保护、结构加固、建筑功能提升等方面已逐步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成功实施了北京东路盐业银行大楼、中一大楼、四明大楼、江西中路礼和洋行大楼、九江路大生大楼、四川中路149号申达大楼及延安东路1号等一系列大楼的置换和改造,使历史建筑遗产得到保护、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得到传承,并充实了现代时尚元素,注入新的活力,建筑功能和使用价值得到提升,从而为推进上海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为新金融机构“筑巢”及推动上海中心城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集团正立足新的战略高度,对北京东路沿街一线历史建筑及有关历史街坊实施联动置换开发,以适应“十二五”城区功能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集团所属企业先后开发或合作开发了上海南外滩海琪园、蓬莱绿苑、杨南源城锦苑、杨南六街坊、源程锦苑等商品房住宅楼盘以及上海周边城市镇江广电商务大厦等多个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其中有的项目荣获“全国人居经典建筑方案大赛住宅组建筑金奖”、上海市“白玉兰”工程奖等。同时,集团还实施了黄浦区工人体育馆、外滩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及外滩治安派出所办公楼等城市公共设施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集团从保障民生的高度,担负着黄浦北部地区6360余幢、220余万平方米直管公房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并积极拓展社会物业管理市场,为4.65万户居民和4000多个单位提供物业服务,并坚持为民办实事、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集团还承担着旧区改造房屋征收(动拆迁)、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运营等重任,多年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地址:南苏州路333号11楼   邮编:200002

电话:63292211  传真:63299615

网址:http://www.huangpuland.com/

单位邮箱:huangpuzhidi@yahoo.cn

集团总经理:周旭民

联系人:曹仁光

法利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简介

法利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VCC)隶属于法国Bureau Veritas集团(以下简称BV),是BV在上海注册的一家全独资的法国企业,也是BV在大中国区的总部。

BV集团成立于1828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提供符合性评估和认证服务的跨国公司,提供专业的检验、咨询、分析、审核、产品和设施认证及相关强制性或自愿性管理体系认证服务,涉及建筑、工业、设备、船舶、航天、消费品等各个领域,年产值近50亿欧元,是全球第二大符合性评估和认证服务公司,也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工程技术服务机构,其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BV集团的使命是通过各个国家的技术规范、行业技术标准或者外部技术标准来检验、验证和认证客户的财产、项目、产品或者管理体系,最终提交符合性报告或者证书。我们同时也提供相关的咨询和培训服务。

BV集团的服务涵盖了诸多市场,比如建筑工程,能源与化工,船舶制造,工业制造等。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建筑工程的符合性检查与技术咨询、项目管理;在役设施的检测;工业产品和设施的检验和认证;健康、安全、环境的咨询和管理;质量、环境体系的认证等等。

BVCC作为BV在大中国区的总部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有20余年,在中国的员工也已达7,500余名。其中近95%的员工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一千余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众多工程师拥有不同行业的职业资质,如机械、水利、电力、结构、压力容器、焊接、无损探伤、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安全与环保等。BVCC通过遍布全国40多个城市的110个办公室或实验室,为超过3000多个客户提供服务。其中不仅包括中海油、中石化、三峡电力公司等国有特大型企业,也包括阿尔斯通、法国Airbus、达能集团、索尼、家乐福,施维雅医药,欧莱雅等国际知名企业集团。

在中国建筑领域,BVCC为众多跨国企业提供项目管理、工程技术咨询、监理、环保与绿色建筑认证、设备及设施在役检验等服务,内容涵盖整个项目设施的生命周期,客户包括欧莱雅、家乐福、欧尚、圣戈班、拉法基、宜家、迪卡侬、施耐德、法国液化空气、中法水务等,并于2007年至2010年间为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意大利馆、英国馆等11个场馆提供工程咨询服务,以及自2008年起至今为世界银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提供项目管理服务,受到各方好评。今年我们又致力于上海迪斯尼项目,希望为上海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为了更好地为中国企业服务,拓展中国业务,实现本土化战略,本公司非常愿意与学会合作,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并在学会的组织领导下,围绕本专业业务,努力为中国工程界服务,也希望能通过工程合作的方式把欧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中国的工程实际中,同时,也愿意能为中欧工程界的交流搭建桥梁。

法人代表:   邢继顺

委托人:     庄贺铭

联系人:     周晓敏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软件园峨山路91弄120号8号楼8楼  邮编: 200127

联系方式:+86 21 6886 0643    传真:+86 21 6875 7502

公司网址:www.bureauveritas.cn (CHN)  |  www.bureauveritas.com (Global)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现有环境与安全工程系、港口与航道工程系,1个一级硕士点“水利工程”(下设二级硕士点3个: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4个本科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目前下设环境工程教研室、安全工程教研室、港航工程教研室、船舶工程教研室和环境工程实验中心、港航工程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近40名,其中正副教授16名,其中3名博士生导师,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2%。学院有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多名,硕士研究生40多名。
    学院目前共有5000多平米的教学、科研实验场地,近年来共计投入资金近2000万,学院已基本具备相关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拥有上海市高水平特色项目(绿色港航环境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级船舶与海洋工程实习基地 (中海集团-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持久性有毒有害物质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市“现代造船设计制造技术公共实训基地”。
    海洋环境和海洋工程已被学校列为“十一五”重点发展学科领域。目前学院“土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上海市级教学团队,“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被评为上海市教育高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被列为市级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施工管理”教学团队、“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为校优秀教学团队。环境工程、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被列为校重点学科。截止到2011年,学院已完成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6门,校级重点课程建设7门。
    学院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有:船舶及港口防污染技术、海洋运输安全工程管理、近海海域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海岸带环境信息技术、现代船舶制造工艺、航道与海岸工程技术等。
    学院近年的科研情况:学院拥有一支年纪轻、学历高的教师队伍,具有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学院共获得科研项目60余项,合同经费近千万,纵向科研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7项。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检索论文60余篇,专著6部。申请专利8项。曾荣获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院已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中国海运集团公司、中交三航局、上海海域发展有限公司、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浦东新区环卫局、上海东安海上溢油应急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舟桥职业安全健康事务所、上海浦东新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作为学院学生实习基地。

学院领导:院长:许乐平, 书记:胡荣山
常务副院长:刘文白,副院长:刘英学,副书记:张道兵,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