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    2024年01月23日 20:04:1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新闻
学会新闻
学会组织“临近软土深基坑的敏感建构筑物微变形控制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
发布时间:2024-01-16 20:06:00      



2024年1月12日,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成功组织召开“临近软土深基坑的敏感建构筑物微变形控制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由中国工程院朱合华院士任主任、梁文灏院士任副主任,我国地下工程领域专家李永盛、叶国强、朱沪生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对该项目成果进行鉴定,一致认定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课题依托香港新世界文化商都项目为背景,针对该项目地处淮海路核心商业圈,尤其是基坑北侧紧邻上海地铁1号线,隧道上方为爱马仕之家、法租界消防站等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周边环境极为敏感,对基坑变形控制要求极其严苛。


由于地铁1号线运营已近30年,基坑施工前隧道收敛值普遍已达到7-8cm,最大点甚至超过了10cm。地铁隧道从下方横穿三栋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其相对位置关系决定了已无法从地面对隧道变形进行干预的作业条件。一旦基坑施工期间位移控制不当,将对地铁、保护建筑等周边敏感建构物产生不可控制的损害,甚至引发严重舆情风险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紧邻地铁基坑施工常规技术措施能否能满足本项目极其敏感、苛刻的保护要求,是否有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将基坑变形控制到毫米级水平,甚至对周边敏感建构筑物的影响控制在微变形范围,这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和努力方向。


为此,专门成立了由上海建工集团、同济大学设计院、上海申通地铁等三方牵头的研究攻关小组,会同项目建设单位、一建集团、基础集团、上海普盛等单位,形成管理合力,共同对“临近软土深基坑的敏感建构筑物微变形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攻关。







香港新世界文化商都项目基坑平面示意图






香港新世界文化商都项目基坑剖面示意图

“临近软土深基坑的敏感建构筑物微变形控制技术”技术鉴定会上,上海建工香港新世界文化商都项目经理申明亮博士作技术攻关成果汇报,针对该项目变形控制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基坑微变形主动调控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临近软土深基坑的敏感设施毫米级微变形控制。





朱合华院士                    梁文灏院士


为取得临近软土深基坑的敏感建构筑物微变形控制技术突破,特别是针对位于淮海路核心商业圈的香港新世界文化商都项目周边环境、设施保护要求严苛的难点。由上海建工副总工程师高振锋牵头课题攻关小组,对近年来组织实施的徐家汇中心、张江科学之门等多个地铁侧深基坑工程施工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并以香港新世界文化商都项目A区基坑为技术攻关对象,充分应用施工控制理论,研究敏感环境软土深基坑微变形综合控制方法,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研究团队提出了坑内循踪注浆技术,结合钢支撑伺服系统、前置支挡结构等多重预应力协同控制技术,形成了敏感环境软土深基坑微变形综合控制方法。此外,借助“管理+数字”模块化集成管控一体系化技术,实现了基坑工程实时监测、流程可溯、信息交互、过程可控。  






鉴定会议会场

项目成果已在香港新世界文化商都基坑项目中成功运用,该项目A区基坑整体变形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0.4‰,紧邻的地铁运营段隧道变形增量小于1mm,实现了软土深大基坑周边敏感设施微变形的控制目标。


与会评审专家对“临近软土深基坑的敏感建构筑物微变形控制技术”项目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临近软土深基坑的敏感建构筑物微变形控制有着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此次成果鉴定会议取得的水平认定,不仅仅是对上海建工在软土深大基坑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肯定,也是上海建工在此领域潜心探索、接续奋斗的动力。


同时鉴定组专家认为项目研究成果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项目技术通过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果查新和与会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投稿人:申明亮 章华平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